“聚焦新能源汽車”系列報道之二
News
□本報記者 祁偉佳
9月27日,比亞迪全球新能源汽車戰略再提速,繼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在深圳首發上市并面向個人銷售后,F3DM在全國巡回上市正式啟動。繼在深圳率先面向個人銷售之后,F3DM雙模電動車即將登陸杭州、上海、合肥、長春等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后期將陸續擴大到全國25個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
記者了解到,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共有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等1017 輛各類新能源汽車投入示范運行,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所有跡象顯示,新能源汽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將成為中國低碳經濟最重要的著力點和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新增長點,而脫離了汽車產業本身的局限。這將是基于低碳經濟的一場技術革命,一旦在電池等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新能源汽車必將迎來“爆發式”的大規模批量生產,成為普及性很強的大眾化產品。
適用性、配套設施
優勢不明顯
記者近日在當地各大汽車4S店采訪發現,目前呼市還沒有家用電動汽車銷售。記者隨機詢問了10名前來看車的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看法,其中僅有1人明確表示愿意購買新能源汽車,有3人表示愿意將新能源汽車列入購車考慮范圍,剩余6人均堅決表示只愿意購買傳統能源汽車。
在報社工作的車主小楊說:“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傳統能源汽車在價格、適用性、配套設施等方面都要優于新能源汽車。比方說,你的汽車有毛病了,如果是燒汽油的車,隨便找一家修理店就能把問題搞好,但如果是電動車恐怕就沒有那么容易解決了,能夠修理的地方少之又少,配件也不好找?!?/p>
新能源汽車成本太高,是許多業界人士反復向記者反映的問題。汽油車的成本主要在于發動機和變速器,混合動力汽車在此基礎上還需增加電機和電池;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則還需加上充電器。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副總裁肖國普說:“新能源汽車幾乎比相同檔次的傳統能源汽車貴一倍?!?/p>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有望率先突破
今年6月,有關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確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這被業界人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最大優勢。
9月27日,在股神巴菲特的見證下,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龍忠先生與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調峰調頻發電公司張滇生總經理正式就MW級儲能電站項目簽約。該新興項目將依托比亞迪強大的鐵電池技術,通過對電網削峰、調谷,來解決智能電網儲電的世界級技術難題。這也是繼比亞迪與中國電科院1MW儲能電站成功簽約后,又作為第一中標人在南方電網3MW×4h電池儲能電站采購項目中成功勝出。
一些業界人士表示,一方面,中國汽車行業將保持汽車產銷量世界第一的地位若干年;另一方面,以示范城市為載體,以用戶購車補貼為主線,中國新能源汽車相關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市場準入、財稅扶持等政策正在形成。此種狀況下,新能源汽車盡管面臨暫時困難,但市場預期依然頗為樂觀。
在成都車展亮相的各種新能源汽車中,以純電動車、充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為代表的電動汽車,被業界人士認為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流方向。其中,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被認為有望在市場競爭中率先突破。
未來幾年
飛入尋常百姓家
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核心是技術突破,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必須注重掌握核心技術,建立自主知識產權,并在此基礎上推進新能源汽車商業化。此外,政府部門還應幫助企業協調各方關系,比如電力配套設施問題怎么解決等。
目前,深圳、上海、杭州、合肥、南京、成都、天津等十余座城市已相繼有電動汽車充電站落成。記者了解到,成都在未來3年電力部門將全面實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系統建設,以不少于45億元的投資落實換電站、充電站、充電樁等充電設施的配備,使充電樁進入大型停車場、賣場和小區。業界人士普遍認為,一旦經濟性、市場性和實用性問題解決,新能源汽車就將迅速駛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對于“新能源汽車究竟離我們有多遠”這一問題,德國博世公司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技術執行副總裁Ehniss說:“根據目前的發展狀況,估計未來5年內,混合動力汽車的制造成本將大幅降低,取得較大的市場空間;未來10年內,各類電動車成本都將大幅降低,進而得到較大發展?!?/p>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資訊 國內環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