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不曉得這只蜂兒怎么這么毒,差點要了命喲。”昨天中午,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室,漸漸清醒過來的大吳反復嘮叨著這句話。
大吳,40歲,園藝公司綠化工。昨天上午9點多,他正在杭州轉塘龍塢鎮修剪綠化。“我聽到腦后一陣嗡嗡響,知道肯定是蜜蜂,左右搖搖頭想躲過去,沒想到沒躲成,后腦勺上被蜇了一下。馬上就覺得心慌、頭暈,我趕緊去邊上的衛生院。”
大吳先去的是龍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看他是被蜜蜂蜇傷的就連聲叫不好。“醫生讓我最好到大點的醫院去。醫生還說,去年秋天也有個被蜜蜂蜇的人,結果送了命。”
大吳此時覺得胸口悶、腿腳軟、全身發麻,聽了醫生這話更慌了,趕緊轉到轉塘人民醫院,等走到醫院門口已經雙眼看不清東西了。那里的醫生給他掛上了鹽水,看看情況不好又打了120。大吳被轉到了杭州市中醫院。
接診大吳的是皮膚科醫生袁承達。“根據病人描述和他的病情,我判斷蜇傷他的應該是只馬蜂。”
袁醫生說,蜂毒中除了有神經毒素,還含有蟻酸、組織胺等物質,蟻酸會導致刺傷處有疼痛感,而組織胺可引起過敏反應,包括胸悶、氣急、血壓降低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導致休克直至死亡。大吳被蜂蜇傷后正是出現了過敏。
龍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的王醫生說,去年那個被蜂蜇傷不幸死亡的人也是出現了嚴重過敏反應,因為自己開始沒當回事耽誤了,后來導致喉頭水腫,窒息而亡。
本報記者 張宇燦
本報通訊員 徐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