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發電、日光照明、雨水回收……
成都市環保產業大廈采用世博會展出的一流技術進行工程建設
‘會呼吸的玻璃幕墻’將根據氣候變化自動配置室內‘空氣因子’,調節空氣清新度,同時可使大廈每100平米每年節約用電5500度。”
“用西博會上展出的技術!”昨日,成都第一個環保產業基地——成都市環保產業大廈在成都(龍潭)總部經濟城破土動工。微風發電、日光照明、雨水回收……大廈將采用世博會上主推的八項世界一流環保技術進行工程建設。
西博會技術地標建筑
昨日開建的環保大廈概算投資5.5億元,占地51.7畝,由三幢標準的甲級寫字樓和一座環保科技產業會展中心構成,其中主樓高135.5米,兩座副樓高99.9米,預計2012年基本建成。
成華區科技局和環保局的相關人士稱,環保產業大廈“采用‘雙環保’產業發展模式,即不僅建筑本身低碳、環保,而且還將配備各種環保產業實驗室、數據分析系統……”
龍潭總部城管委會有關負責人透露,設計者根據成都冬季陰冷、日照少、風力小等自然條件,整合利用世博會上主推的微風發電系統、太陽能發電系統、陶土板外墻系統等八項世界一流環保技術進行工程建設。“‘會呼吸的玻璃幕墻’將根據氣候變化自動配置室內‘空氣因子’,調節空氣清新度,同時可使大廈每100平米每年節約用電5500度……”
低碳打造西部首創
龍潭總部城被成都市批準成為了成都目前唯一的環保低碳產業總部基地,因此參照國際慣例進行產業功能區布局綜合規劃,其中成都市環保產業大廈將成為總部城的低碳產業地標建筑,并依托它建設一系列環保低碳產業建筑,構筑低碳產業集群,將龍潭總部城打造成一座全新的低碳總部城。“成華區按照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發展的國際慣例進行建筑設計、功能區規劃和配套設施建設的做法在西部還是首創。”四川創新區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黃寰告訴記者,成華區還計劃通過環保科技核心技術引爆環保產業高端和高端環保產業形成“集成效應”,打造低碳總部城和國內低碳環保產業范例基地。
成都首個環保新政出臺
昨日,成華區還正式公布了扶持環保產業集群發展的新政,據稱成都市、成華區兩級還計劃共同出資設立環保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采取貸款貼息、購(租)房補貼、稅收扶持等方式,重點扶持新入駐總部經濟城的環保技術創新、產品開發、成果轉化等環保產業。這是成都市第一次出臺環保低碳產業政策。
劉建波早報記者肖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