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你們經過這些措施以后,它依然還在建設?
張朝暉:以后看,它還是在建設。
解說:兩次下達了意見書,但這家企業絲毫沒有停建的意思,甚至還有投產的跡象,處理意見變成了一紙空文。這樣又拖了20天,10月11日,縣環保局又下達了環境監察現場記錄,要求拆除設備。
張朝暉:要求它落實,如果再不落實的話,我們將上報市局處理,它對上述意見都同意。
解說:環保局的處理意見一直停留在紙上,而廠家不僅設備沒拆,還開始了生產。一個多星期以后污染發生。至此,從9月17日到10月19日,縣環保局下達的三張監察記錄和監察意見書最終淪為了一張張廢紙。
黃兵 卓創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文書約束力也有,但是怎么講呢,因為他們也沒什么強制措施,反正我們就慢慢建,已經建得差不多了。
記者:你感覺你們下達的一系列文書對這家企業有沒有約束力?
張朝暉:沒有大約束力。
記者:為什么這么說?
張朝暉: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強制權,環保法律法規沒有授予我們強制權力。
記者:那就眼看著它進行生產了。
張朝暉:嗯。
記者:沒有別的辦法嗎?
張朝暉:沒有更好的辦法。
解說:作為被監管方的化工企業和作為監管方的縣環保局都覺得這種監管方式作用不大,那么真的是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及時阻止這條違法生產線的建設了嗎?雖然監察記錄、監察意見書不具備法律效力,但是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保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可以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那么像這樣的行政處罰手段為什么沒有被使用呢?
記者:你們為什么沒有對這家企業當時進行罰款呢?
戴明 安慶市太湖縣環境保護局副局長:是這種情況,像這個企業是市批企業,這個罰款屬于行政處罰,應該由市局來進行處罰。
記者:既然這樣的話,你們當時向市局報告這個情況了嗎?
戴明:10月11號,我們到現場監察的時候發現還沒有停建,當時就要求,考慮到要上報市局。
記者:但是在20號事情發生之前,你們實際上報了市局嗎?
戴明:實際是還沒有,沒有上報。
記者:為什么?
戴明:在我們的一般的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類似的情況,給企業一個自我整改的一個時間,也就是給企業一個自我整改的機會。
記者:你們有權力給這個機會嗎?
戴明:這個……
解說:盡一切努力,及時制止違法建設,防止環境污染,這是環保部門的天職。而當地環保局連上報都沒上報,后續的行政處罰自然無從談起,違法建設生產前后長達一個多月,已經采取的手段無法阻止,而更有效的辦法卻遲遲沒用,就這樣拖來拖去,一起嚴重的污染事件就在環保部門的眼皮底下發生了。
目前,此案已移交公安機關,而經采取措施,長河水質已達到人飲水質量標準。10月27日中午12點,潛山縣停水的幾個鎮正式恢復自來水供應。
演播室主持人 泉靈:根據最新的消息,10月30日,這條違法的生產線已經被拆除,遺憾的是本來應該是未雨綢繆的事情,最終卻搞成了亡羊補牢。而耐人尋味的是,這次從做出決定到這條違法生產線被拆除用時不到3天,和此前當地環保部門監察了一個多月卻毫無效果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看來環保執法到底難還是不難,首先取決于監管者是否監管到位,盡職盡責。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