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就美國啟動對華新能源政策措施“301調查”,中國國際商會會長萬季飛17日致信美國貿易代表柯克指出,中美兩國之間的經貿問題從來不是簡單的制裁能夠解決的,希望美國政府不要無視中美新能源合作的廣泛程度和巨大潛力。
信中指出,中國國際商會環境和能源工作組對中美新能源合作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該工作組的分析結果顯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決定對中國新能源政策措施啟動“301調查”的決定將對中美新能源領域的合作造成嚴重破壞。
萬季飛在信中強調,中國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領域與美國很多地方和企業開展著密切的合作,這些合作有效地推動了美國企業的對華出口。很多中美企業界的有識之士都相信,美國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前途在于利用中國投資者的資本和廣闊的中國市場。
作為中國商界代表,萬季飛在信中表示,美國政府應該繼續大力鼓勵美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提高美國新能源企業的競爭力,使用包括中國國際商會在內的中國商協會提供的專業服務為美國出口商尋找中國買家,而不是耗費納稅人的錢動輒調查和制裁別國企業。中國目前50%的光伏電池材料是從國外進口的,其中一半來自美國。另外,中國60%至70%的光伏電池的生產設備從國外進口,其中大部分也來自美國。
“中國商界人士理解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美國部分新能源企業面臨發展困境。但我們認為,美國政府、國會和行業組織應該拓寬國際眼光,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來解決擺脫這些困難。”萬季飛在信中說。
針對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提出的對中國清潔能源政策發起“301調查”的申請,他評價:“充滿了毫無根據的指控和主觀臆想的猜測。”
信中說,中國之所以能迅速在新能源領域聚集大量的資本,并形成可持續的市場,固然有中國政府持續有效的宏觀上的鼓勵和引導方面的原因,但環保和減排的觀念在中國已深入人心以及中外企業對這一領域的市場投資充滿信心也是重要原因。
信函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在鼓勵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方面的經驗值得美方借鑒,希望美國政府了解別國企業和政府如何形成有效互動的模式,而不是拒絕了解別國企業的訴求,片面保護本國部分行業企業。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地時間10月15日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提出的申請,啟動《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針對中國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展開調查。
另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6日下午在會見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時說,中美兩國在維護能源安全、促進清潔能源發展上擁有廣泛共識和利益交匯點。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為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提供了大量機會。希望雙方在現有基礎上,本著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深入推進能源務實合作,不斷提升清潔能源合作水平。
朱棣文表示,美方重視與中方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愿積極推進雙方合作項目的穩步實施,建好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切實推動聯合研發和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