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北碚開了一家電腦商行的劉小斌叫女朋友照看商店,自己回到母校西南大學,將一輛外形簡陋得像個玩具的小車開了出來。他告訴記者,不要小看這輛車,白天只要有陽光,它就能一直行駛,不喝一點汽油也不用電,而且零排放,晚上還能用車上的蓄電池供電行駛,“超級環保”。
劉小斌今年24歲,去年從西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畢業,這輛看似簡陋的太陽能助力車是他和另兩個學友用半年時間發明創造出來的。
三人半年造出樣車
劉小斌的另兩名伙伴名叫杜建輝、甘濤,都是他同一個專業的學弟。現在杜建輝還是他們的微型企業“重慶鋒馬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
2008年上半年,本田中國節能競技大賽組委會給學校發來邀請函,并提供一臺摩托車的發動機。劉小斌與杜建輝和甘濤利用所學知識造出了樣車。比賽中,他們的賽車最好成績為一升油能跑出300余公里,在全世界三千多個參賽團隊中排名30余位。
參賽后回校,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成立了“學生科技創新中心”,太陽能電動助力車成為他們主攻的方向。
隨后,幾人分工合作,分別采購材料。半年時間,他們廢寢忘食,造出了樣車。今年年初,他們在學校里的公路上,成功完成了太陽能助力車的首次試行,最高時速設定為30公里。
劉小斌說,這種太陽能助力車成本較低,只要幾千元,如果批量生產成本還會下降。“在不行駛時,電能就經過蓄電池存貯,所以即使沒有陽光時,車輛也能通過蓄電池行駛。”
希望有人投資開發
今年9月份,3人成立了“重慶鋒馬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萬元,并獲得了政府技持4萬元。目前,杜建輝已考入重大讀研究生,甘濤在長安汽車廠上班,但他們基本上每周都會聚在一起開個碰頭會,商量企業如何運轉。企業現在的重心是改善樣車質量,他們計劃在2年內向市場推出成熟車型,5到10年內能大批量生產。
劉小斌說,由于資金有限,他們也希望有識之士能夠對他們的企業進行投資,共同開發這款產品。
本報記者 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