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黃宣傳、毛光勇、通訊員蔡翔、力峰)11月下旬,國家發改委官員與清華大學專家一行四人,在位于秭歸縣郭家壩鎮的華新水泥秭歸公司環保處置廠,目睹一船船從三峽庫區打撈上來的漂浮物,經水泥窯處理,頃刻變成了生產水泥的替代能源。
三峽庫區漂浮物阻塞航道,甚至對船閘的安全構成威脅,曾一度成為三峽庫區的環境安全隱患。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用AF技術處理了庫區的漂浮物,不僅節約了大量能源,而且還凈化了長江水質,成為三峽庫區的生態“清道夫”。
AF(Alternative Fuel的縮寫)意為替代能源,從今年6月份開始,華新秭歸公司采用“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資源綜合利用模式,形成國內領先的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用廢棄物替代部分能源進行生產。整個處置過程不排放有毒有害氣體,也不產生殘渣。這樣一來,長期困擾三峽庫區的漂浮物的一大難題得到有效化解,華新公司也節約了巨額生產成本。至10底,該公司累計投燒漂浮物近8000噸,相當于為三峽庫區清理了約3萬余立方米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