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美萍 報道
據法新社11月30日報道,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近日稱,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銳意進取正刺激美國在該領域的投資急劇升溫,這就好像美國當年因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而開始太空競賽一樣,美國正處于新的“人造衛星時刻”。
中國綠色科技投資超美國
報道稱,剛訪華返美的華裔能源部長朱棣文29日在華盛頓國家新聞俱樂部發表題為《新衛星時刻》的演講時警告:中國和其它國家正在清潔能源領域奮勇爭先,美國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在這個領域還處于領導地位。
朱棣文稱,中國正在實施以國家政策引導私營領域進行研發的戰略。中國的專利和論文數量在世界的排名迅速上升,外國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研發基地。中國在超高壓輸電線、核反應堆、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開發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最近的兩項調查顯示,中國在綠色科技方面的投資已經超過了美國。
朱棣文引用艾森豪威爾總統1957年對蘇聯搶先發射人造衛星所作的回應,提出在清潔能源領域,當前美國正處于新的“人造衛星時刻”。他說,1957年,蘇聯發射的第一課人造衛星Sputnik具有劃時代意義,它導致美蘇隨后數十年內一直在太空競爭方面相持不下。而中國的一系列里程碑式成就也在刺激美國加入這場新的競爭。
呼吁美國留住中國博士
朱棣文指出,以往一直在創新方面處于世界領導地位的美國正面臨落后的風險,但美國仍有機會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不過需要聯邦政府對科技研發提供有力的支持。
朱棣文說,美國依然專注于計算機、國防和藥物研究,但是在能源創新方面投入的資金遠遠不足。相反,中國正在打造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高鐵網絡,還在研發建造世界上能效最高的火力發電站。
據透露,2010年美國聯邦預算3萬6千億美元,但能源研發投資只有51億美元。
此外,美國最近發起對中國政府補貼清潔能源研發生產的調查,朱棣文日前在華呼吁中國政府的補貼也應給外國公司。
朱棣文認為,在能源方面,美國可以在電動汽車電池、降低生物燃料的成本、太陽能、減少碳捕捉儲存成本等方面領先世界。
朱棣文強調,與當年跟蘇聯競發人造衛星不同的是,當今新能源領域的競爭中,美國可以通過與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的合作獲得機會,為美國提供市場和創新實驗室。
談到人才競爭,朱棣文稱,中國的清華和北大是美國博士的最大供應地。他說,如果美國不讓那些在美留學并獲得博士學位的外國學生留下來,年輕有為的他們就只好回去,那美國損失就大了。
朱棣文還說:“我很樂觀,美國會覺醒,意識到其中的機遇。一旦它覺醒了,美國依然擁有世界上最棒的創新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