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記者接到一個神秘電話,稱市區(qū)天雷農貿市場賣的面條,制作時放了對人體有害的化工原料。鹿城蓮池工商所接到舉報后,執(zhí)法人員立即趕到現場,對4個面攤的22個批次的麥面進行現場檢測,結果虛驚一場。
昨天上午8時許,一名不愿留下姓名的先生打來電話說,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市區(qū)天雷農貿市場內的幾個面攤競爭非常激烈,大家都在為自己爭更多的買主。這名先生說,面條一般是用堿水做的,但這樣的面條會“渾湯”,面條在鍋里時間長了容易糊。一些攤主為了搶生意,竟然不顧市民的身體健康,在制作時放一些禁用的化工原料。聽人說,這樣做出來的面條不容易糊,買主也越來越多。
記者接到報料后,立即趕到天雷農貿市場進行調查。市場內共有4個面攤,攤位分別是257、258、244、221號。前面兩個攤位的攤主說,他們做面條很多年了,都是用堿水做的,什么化工原料,聽都沒聽過,不相信可以現場進行檢測。
244號攤劉女士顯得比較激動,她說自己做的面條比別人的要好,這叫薄利多銷。所以,今年以來買主越來越多,有些同行眼紅了,故意說她的面條里有什么化工原料。劉女士說自己也聽到過這樣的話了。
記者聯(lián)系了蓮池工商所。不久,蓮池工商所副所長林艷等執(zhí)法人員趕到現場,對4個面攤22個批次的面條進行現場檢測。結果發(fā)現,這22個批次的面條都屬于正常范圍,沒有檢測到所謂的化工原料——二氧化硫。
林艷告訴記者,他們所的“評行風、轉作風、優(yōu)環(huán)境”小組,每周對天雷農貿市場進行2次以上抽檢,從抽檢結果來看,目前情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在今年夏天,像一些熟的花生、去皮的芋頭、黃花菜以及水潺等,被檢測出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硫。林艷表示,被檢測出來不合格的食品,都會當場銷毀。周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