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沈永昌12月10日報道:近日,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與上海樟村電子有限公司和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三方簽署了合作協議,聯合建立“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樟樹電子新能源技術研發中心”。這標志著校企合作后,中國新能源汽車單個項目領跑世界的宏偉目標有了良好開端。
三方達成意向協議,由中德工程學院和樟村電子公司聯合建立“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樟村電子新能源技術研發中心”,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則將甲乙方成果進行推廣展示。同濟中德工程學院結合自身技術實力,組織核心研發專職隊伍,完成樟村電子要求的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工作。樟村電子將提供與研發相關的配套設備和必要的場地等條件,雙方共享研發成果等。
據悉,上海樟村電子新能源電力電子項目生產基地占地76.8畝,總投資達2.3億元。近年來,該基地主要生產和研發的外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或純電動汽車電力供應系統,在城市工況下純電行駛時速50公里之內為50-70公里,超過50公里時速時為油電混合行駛,比普通燃油汽車節能70-80%,可減少碳排放80%。該產品現在已向歐美和澳大利亞等14個國家出口800多套,產值達1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