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搖號限牌的立竿見影相比,北京治堵措施并沒有對“擇機征收擁堵費”和“必要時單雙號限行”給出具體說法,因此就像一把高高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有掉下來的可能。
事實上,征收擁堵費的討論由來已久,然而,由于受到有車族的普遍反對,再加上實施層面的難度,暫時還沒有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而交通擁堵,早已成為城市的一大痼疾,進而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阻力。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的統計結果顯示:中國15座城市每天因擁堵損失近10億元。而環境保護部的統計顯示,中國113個重點城市中三分之一以上空氣質量達不到國家二級標準,機動車排放成為部分大中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交通擁堵的經濟損失可以用金錢衡量,而環保的損失又能用什么衡量呢?近幾個月來,如何解決北京等大中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已經成為上至國務院及相關管理部門、下至平民百姓持續熱議的話題??梢哉f,交通問題與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每個人息息相關,涉及的不僅僅是交通成本,更是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重要考量標準之一。
網上有個一度流傳甚廣的段子:一些滿口京腔的“老北京”驕傲地向“外地人”炫耀著,“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長城、故宮、十三陵……北京還有著全國最好的大學,北大、清華、人大……”聽者畢恭畢敬地聽完“老北京”的侃侃而談,滿臉羨慕之余,輕輕地說了一句話,這句話,讓一秒鐘之前還神氣十足的“老北京”啞口無言,這句石破天驚的話就是:“是啊,北京哪兒都好,就是堵車。”
“道路交通擁堵不僅大大浪費人們的出行時間,并且汽車尾氣的排放污染大氣環境。目前,尾氣已經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之一,像北京、上海這樣一些工業廢氣較少的城市,汽車的尾氣量能夠占到城市廢氣總量的60%以上,直接威脅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睒I內人士認為,道路交通的擁堵狀況一方面延長了汽車在路上的時間,堵車時,汽車雖然停下但發動機照常運轉,同時當汽車啟動或加速的一瞬間尾氣的排放量最大,而在勻速行駛時排放的尾氣量最小。因此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狀況,對于減少尾氣排放有著重要意義。
緩解交通擁堵,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實現卻非常難。以北京為例,盡管實施了一攬子工程,但緩解擁堵也還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夢想,能減緩擁堵的惡化進程就已經非常不錯了。英國《經濟學人》調查顯示,中國人每天堵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全球第一。北京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搖號限牌,加強機動車上路的管理也能取得一定減排效果。例如,利用各種手段加強對機動車尾氣年檢、路檢等,保證機動車達標上路,可以減少污染;養成并保持良好的駕駛習慣,讓機動車以經濟合理的時速行駛,也可有效降低污染。
在交通擁堵和城市環保壓力的大背景下,提高轎車使用成本,成為相關職能部門最擅長、最有效也最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然而,這些立竿見影的做法,恰恰與“十二五”規劃中民富和讓民眾過上體面生活的愿景相背離。正如《后汽車時代的城市》的譯者吳越博士所說的,“對于我們即將推行汽車消費、但尚未形成汽車化體系的中國來說,面對后汽車時代,如何選擇我們城市的發展方向,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了?!?
早在幾十年前,著名學者梁思成就曾預言:“北京城不會‘感冒’,但總有一天它的交通會得‘心臟病’。”如今,一語成讖。如何選擇城市的發展路線,已經成為關乎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大問題。然而,與城市交通有關的環保“賬本”,卻剪不斷、理還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