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 薛云麾)1月14日,壩光精細化工產業園項目確定下馬。當這一消息傳出時,有一群人感到無比歡欣:他們是一群長期關注壩光這片凈土的深圳環保志愿者。
馬占宇就是這批人中的一員。昨天,記者得知項目下馬的消息后第一時間和目前在北京發展的他通了電話,他激動地對記者說:“太好了,這是開年以來聽到的最好消息了。”
另一名環保志愿者周維至今仍清晰記得1997年第一次看到這片銀葉林時,這里的美麗和神秘給他帶來的震撼,“那時還僅僅是感覺到這是一方凈土,沒想到深圳還有這么美麗的原生態區域。”
那一天,周維和朋友來海邊拍照,不料下雨了,他們情急之下躲進了一個大樹洞里躲雨。當時看見大樹洞里面有被火燒的痕跡,覺得十分奇怪,打聽后知道,原來有人為取出樹里的蜂巢,用火把蜜蜂熏出來,這棵古樹因此瀕臨死亡。
周維聽到之后十分震驚。從那時起,周維就經常來這里看護這片銀葉林,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勸導游人保護銀葉林。
這段時間里,周維遇到了同樣熱愛這片銀葉林的馬占宇、柯劍等人。在共同的理想下,他們不斷用自己手里的相機拍攝著銀葉林的美麗,同時也記錄下銀葉林承受人類帶來的痛苦。
他們結識了許多同樣熱切關注銀葉林的朋友,這些人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有公務員、商人、記者、企業白領。他們都覺得單靠個人力量還是顯得單薄了,于是在2005年他們一起注冊成立了一個民間組織——“藍色海洋保護協會”。
協會成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通過合法手段推動對銀葉林的保護。2005年5月,周維和“藍色海洋”保護協會的會員們找到了十幾名人大代表、黨代表,通過實地考察,在當年深圳“兩會”期間向市人大提交了一份關于保護壩光銀葉林的議案。這份議案得到了人大代表和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在次年提交到了廣東省人大會議進行審議。議案得到了省人大的重視,并責成有關部門著手對銀葉林保護。
通過有關部門多年的努力,2007年,壩光銀葉林修起了隔離棧道,到這里觀光的游人可以隨時漫步棧道上,在感受自然風光的同時尋找深圳遙遠的記憶。
馬占宇說:“作為深圳的環保志愿者,我們多年關注壩光的命運。壩光是深圳最美的鄉村之一。從可持續發展來看,保護好這原生態的環境,會給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增添生命力,它的明天,我們會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