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麗楠):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孫大偉25日在北京表示,從2009年底開始的中國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目前已初見成效,低碳認證制度逐步建立,為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正在成為各國政府和各個領域的目標。2010年,中國國家認監委積極開展節能減排相關認證工作,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認監委主任孫大偉說:“推動能源減排認證工作的深入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在國家10個重點行業開展試點,11家獲證企業實施能源管理體系后,綜合能耗降低15.8萬噸標準煤,相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1萬噸,節約資金7904萬元。”
孫大偉表示,能源減排認證工作的深入開展和成功推進,充分表明了能源管理體系在幫助企業組織實現能源方針和目標以及節能增效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也充分反映出認證對企業通過外部力量加強內部管理的提升作用。
此外認監委在2010年繼續加大節能、環保認證在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逐步建立了低碳認證認可制度。孫大偉說:“太陽能光伏發電、風電認證工作取得新進展,國家金太陽工程明確將認證作為市場準入條件,統一風電產品認證模式,頒發了國內第一張風電整機形式認證證書。低碳認證認可制度及關鍵技術的研究全面啟動。”
據悉,目前“碳排放和碳減排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已經成功列入國家首批啟動的2011至2015年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掀開了中國環保低碳領域認證認可工作的新篇章。該項目針對中國碳減排現狀和發展方向,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從組織、產品、項目、技術四個層面開展研究,將形成包括碳排放和碳減排認證機構和人員能力評價體系、核查與認證技術體系、基礎數據庫、認證標準體系以及監督管理體系在內的完整的國家認證認可體系,并選擇典型對象開展碳排放認證認可示范,建立碳排放認證研發和人才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