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 (記者 姚丹)?2月15日17時許,自治區環保廳舉行了2011年第一場“廳長網上接待日”。在該廳應急指揮中心內,自治區環保廳有關領導和各業務處室領導,在1個小時內接受了10余位網民的咨詢、投訴和建議。
據了解,此前自治區環保廳曾多次舉辦“廳長網上接待日”,網民投訴的問題做到100%處理,對環保工作有幫助的建議也進行了采納。自治區環保廳廳長杜力洪·阿不都爾遜說:“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17時-18時固定為廳長網上接待日”。網上接待日是為了與群眾溝通、傾聽群眾的呼聲和意見、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及時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環保問題,準確捕捉和糾正環境違法違紀行為,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保持政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暢通信訪渠道,也可以和市民進一步溝通,提高全社會的環保意識。
如今,網民對與自己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污染和治理問題關注越來越多,內容涉及大氣、河流、噪聲污染、廢舊固體物的輻射污染等等,參與的意識也越來越強。
自治區社科聯研究員戢廣南分析說,在這個網絡時代,家家戶戶都與網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很多單位借助這個契機利用網絡工作,這是值得學習的辦公方式。
利用網絡辦公,形式靈活、透明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了解了老百姓的真正需要。通過網絡直接與老百姓交流,不但拉近了與老百姓的距離,同時省略了很多繁復的過程。
“老百姓不用跑很多路,用很多時間去咨詢、投訴一件事,打開網絡就一目了然,想要問的,立刻有回答,投訴的問題,立即被受理。”戢廣南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話筒,隨時可以發表意見或建議,很多單位還可以借用網絡快速辦公。
戢廣南說,利用網絡辦公當然也有弊端,有部分網民充當“水軍”,因為網絡具有不記名、虛擬等特點,在網絡中發表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阻礙一些單位借助網絡辦工,但這種現象在新疆很少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要支持利用網絡辦公,體現現代化辦公的,同時也發揚了新疆工作的效率。”戢廣南說。
互動摘錄
網民張丙廣:庫爾勒的鑄造廠大部分都在生產地條鋼,地條鋼企業是國家明文禁止生產的關停企業,為什么他們都還在生產,上邊來人查,他們就停,上邊的人一走,他們就開工。庫爾勒有十幾家鑄造廠,有的鑄造廠還是無證經營,生產了好幾年,為什么沒人管?
答復:您提的問題我們將責成巴州環保局進行調查。情況如果屬實,會向當地政府匯報,并進行查處。
網民綠夏:請問廳長,在新疆有沒有環境保護非政府公益組織或團體?自治區環保廳有沒有在此方面做一些工作
答復:新疆有很多非政府環保組織和團體,特別是在一些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比如說新疆大學的“綠諾協會”、“愛鳥協會”等民間環保組織。自治區環保廳對非政府環保組織非常重視,給予了很多方面的引導和支持,今后我們還會一如既往的加大支持力度。
網友_YY: 我家住在米東新區的廣匯米東新城,在小區正門的對面有一個燒鍋爐的大煙囪,每天都灰青色的煙往外冒,車停在外面一晚上就會有一層煤灰,空氣污染很嚴重,請有關領導幫忙解決一下。
答復:我們將對您反映的問題安排環境監察人員進行現場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