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2月20日消息(記者何京玉)據經濟之聲報道,我國目前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55%,油價再次上調也意味著目前高油價時代不可逆轉,專家建議要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控制石油消費。
201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均超過1800萬輛,如果以每車每年耗油1.5噸計,增加成品油達2700萬噸,折原油需求4500萬噸。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55%,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本次成品油價格受國際原油價格影響上調,暴露出我國石油消費市場的脆弱。
昨天WTI原油價格收于86.2美元每桶,而布倫特原油收于102.52美元每桶。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認為,歐洲原油價格比北美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歐洲過于以來北非和中東,而最近北非中東局勢不穩影響了油價,但是他認為這只是暫時問題。
周大地:如果不發生內戰,不發生大規模的沖突,還不會直接沖擊石油生產,直接影響現在還很難說。
而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則認為,美元的弱勢會不斷推高油價。
韓曉平:美元作為全球性貨幣,繼續作為石油結算貨幣,會進一步弱勢,在這樣情況下美元會進一步的貶值,那么就會進一步的促生全球的通貨膨脹。
周大地表示,影響油價最核心的原因還是需求增長過快。
周大地:核心是世界的經濟是不是會出現全面的好轉,如果工業化國家,加上我們很多新興國家,經濟都出現比較正常的增長的情況下,能源需求會上升,油價進一步走高就可能成為現實。
根據諸多因素判斷,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認為石油價格上漲趨勢不可逆轉。
董秀成:總的來看現在國際油價上漲的趨勢是明顯的,所以按照價格管理辦法,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是必然的。
所以董秀成指出,消費者需要對未來高油價的走勢有充分的認識。
董秀成:未來的油價總體上來說是高的,你必須面對這個問題。把油價調節看成一種常態,特別是有私家車的車主或者是想買車的人必須有充分的認識。
高油價的時代必將和我們共存一段時間,而韓曉平希望能通過開發新能源擺脫對石油進口依賴。
韓曉平:只有更開放市場,增加更多的清潔能源供應,才能減少我們對石油,尤其是外部石油的依賴,我們受到的影響要比現在小的多。
韓曉平認為清潔能源不僅可以替代石油,還可以壓低石油價格。
韓曉平:美國現在有6000家的頁巖氣開發勘探企業,大量的廉價的頁巖氣開發壓制了壓住了油價,所以美國的油價更低。
周大地則認為,新能源應用的關鍵在于能源器具要有突破。
周大地:替代能源,除了能源供應之外,主要是能源器具要有重大的變化,真正用發電來解決汽車,那汽車的技術,交通運輸技術,現在燒油用氣的技術本身也要做重大的努力。
而董秀成的看法是,新能源是未來的方向,頗有些“遠水解不了近渴”。
董秀成:可見的未來,用清潔能源代替化學能源還是不現實的,還是一種補充。
周大地認為,解決石油消費的問題,還要從開源和截流兩方面考慮。
周大地:國內還是要很認真地考慮我們的合理用油問題,節約用油的問題,中國現在汽車工業大發展,如果不考慮石油消費的話,那么以后在這個方面會碰到很多障礙,第二個我們在保障供應,就是多元化,多增加進口來源,在國際石油各方面,多去投資增加供應,同時發展替代能源,還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