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特派記者 談燕 張駿)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昨天上午分別乘坐東航專機從虹橋機場起飛赴京參加即將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市委書記俞正聲,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云耕,市政協主席馮國勤與代表、委員同機赴京。
市領導丁薛祥、王培生、周太彤等到機場送行。
本報北京3月2日專電 (特派記者談燕 張駿)今天中午,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在滬全國政協委員抵京,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調結構轉方式,保增長、防通脹和確保民生改善等成為代表和委員們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
“要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戎光道說,不能搞盲目擴張、無序鋪攤子,導致產能過剩,產品缺乏競爭力。他建議產業布局,還需規劃為先,同時加大科研投入與開發,在質量與效益上取得“雙豐收”。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關注的是發揮世博后效應,深入推廣低碳理念、發展低碳經濟。
他提到,要在低碳核心技術上動足腦筋,以科技創新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尤其要抓住“十二五”關鍵時期,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自主研發技術實現新的突破。
不少代表還把目光重點聚焦在做大民生蛋糕、惠及更多百姓。上海華日服裝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全國人大代表朱雪芹最為關切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農民工對物價上漲格外敏感,希望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讓他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此外,朱雪芹還建議擴大農民工享受職業技能培訓的覆蓋范圍和補貼力度,讓他們更好地勝任工作崗位。
“食品安全關系到國計民生,與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左煥琛委員建議進一步整合食品安全監測資源。她說,檢測技術和儀器裝備是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監管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撐,也是風險預警的重要手段。
蔡達峰委員建議規范政府購買服務。他說,“政府購買服務”現在很流行,地方法規、政府文件和領導講話中經常倡導,但作為公共財政的一種開支類型,其目的、性質、范圍和方式等,尚缺乏一套非常嚴明的規定。“購買服務”要為公民服務,尊重公民主體權利,發揮社會組織作用,讓公民充分享受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
截止到3月1日中午,已有27名委員提交16篇大會發言、54篇提案,內容涉及規范房地產市場和完善房產稅、穩定物價、金融改革、食品安全監管、醫藥衛生改革、文化產業發展、高校有關制度改革、人才培養、宗教文化、能源利用和發展等領域。
(編輯:SN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