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駿
午后的陽光,照得人分外舒適。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等候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開幕的記者,早已架起“長槍短炮”。14時許,提早到會場的陳光標被記者們“逮”了個正著,立即被各式相機和各類錄音器材團團包圍。只見陳光標胳膊上挽了幾十個環保袋,開始分發起來,見者有份。
“里面有我的環保倡議書,請大家看看。”陳光標說,“我是騎自行車來的,車子不讓騎到門口,我鎖在附近了。”那個袋子上,印著“環保低碳、人人有責”。
果然是個“高調”的特邀委員,雖然現場就有不少人暗笑他“作秀”,但就如他說自己反駁過的,“即便是‘作秀’也是真金白銀的‘作秀’”。“秀”并不一定是負面,就要看這個“秀”的目的是什么。誰能說環保問題不重要呢?即便“雷人提案”這樣玩票性質的“秀”,我們也在寬容他們,何況是傳播一些環保理念和態度的手段呢,當然我們期待委員們除了理念還有更貼近民生、訴說民意的提案,以及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出的有操作性的建議。
事實上,很多委員都是有備而來。上午在駐地采訪,盡管政協全會還沒開幕,很多委員都在房間里拿出一份份資料仔細研究,為自己要提的提案做最后的潤色,還有委員受記者邀約在鏡頭前講述自己的觀點。走進會客區,“房價”、“物價”、“個稅”、“收入分配”等詞匯時不時飄過耳邊,儼然“熱身賽”開始,他們已早早進入狀態。“這么快就進入角色啊”,對于記者一句玩笑話,一位委員認真地反駁:“365天,我們天天都在角色里呢,傾聽民意、反映百姓訴求,為國家大計出謀劃策,不正是我們的職責嗎?”
(本報北京3月3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