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10時,梅地亞新聞中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就“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圖為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參加“加強環境保護”記者會。中新網記者 朱鵬英 攝
中新網3月12日電 “考核地方政府不僅是要考核GDP,也要考核地方各級政府的環境質量改善情況。”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天舉行的記者會上,作出如上表述。
張力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坦言,中國的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十二五”環保壓力很大。對此,他表示,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明確提出了如何應對。
張力軍指出,要從七個方面進行應對。第一,要深化總量減排,把它作為約束性指標來考慮,這是一個方面,要減少污染物,不管是燃煤減少多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要在 2010年的基礎上繼續下降,不要讓它影響我們的環境質量。
第二,突出重點流域、重點區域治理。重點流域仍然是“十一五”提出的“三湖三河”,加上三峽庫區、小浪底庫區,南水北調沿線。重點區域包括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再加上這些地方的污染防治。
第三,要把重金屬的污染、危險化學品的污染防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來抓,全面落實國務院批準的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
第四,要加強農村的污染防治工作,要貫徹好“以獎促治”政策。
第五,全面落實各級政府的環保目標責任制。要把責任落實給地方政府,考核地方政府不僅是要考核GDP,也要考核地方各級政府的環境質量改善情況。
第六,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出臺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
第七,不斷地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環境意識,充分讓人們群眾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