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市政府廣場,105輛長安混合動力轎車正式交付南昌市政府示范使用。這是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投放數量最多的一次,也是長安汽車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新能源轎車訂單。
早在2009年9月,長安汽車就向南昌交付了82輛中度混合動力轎車,其中63輛作為出租車,19輛作為市政府公務用車。此外,長安汽車與全國25個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試點城市均建立了良好關系,并在重慶、杭州、昆明等13個“十城千輛”城市中廣泛開展示范運行,涉及政府機關公務用車、出租車行業。其中重慶有300余輛,昆明50多輛。截至目前,已累計投放500多輛,累計里程達719萬公里。長安也由此成為目前“運行區域最廣、示范運行行業最多、示范運行數量最大”的企業。
長安汽車新能源公司總經理任勇告訴記者:“長安敢于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運行,敢于在高原地區,在對品質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出租車行業進行示范,代表了我們對自己產品有著極大的信心。只要市場有需求,我們可以馬上組織大量生產,最快時間交付到消費者手中。”
任勇介紹,從2001年開始,長安就開始進行新能源車的投入。“十五”期間有幾億元的基礎投入,“十一五”期間投入更多,并發展到了產業化階段。“我們在新能源車研發上的總投入,應該不少于10個億。”
據了解,長安“十二五”規劃新能源車整車產能為10萬輛,同期生產的新能源車零部件可為25萬輛車配套。同時,長安也在進行全新平臺的純電動車開發。“我們現在的純電動車主要是在傳統車上的改裝,只能適應目前的示范運行。今后我們真正推向市場、面向個人消費的純電動車將在一個全新平臺上打造,這個平臺主要針對純電動車的特性來進行整車開發。長安的獨立平臺電動車項目與科技部‘十二五’項目也相吻合,該車將在‘十二五’末期推向市場。”
針對中國新能源車產業發展和目前流行的“彎道超車”理論,任勇表示:“彎道超車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是要有這個機會,第二是要承擔一定風險。我們開車都知道一般在彎道都不能超車,在新能源領域更不存在什么彎道超車,因為新能源汽車仍具備汽車的一些特性,是在汽車工業的平均水平或基礎工業水平之上的。不管是搞傳統汽車也好,搞新能源汽車也好,都應該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事。”
據了解,長安混合動力轎車,從整車設計、發動機設計到混合動力系統,均由長安自主開發。長安汽車完整掌握了整車控制策略、整車系統集成與標定技術、電池管理技術、電機開發與控制技術等混合動力關鍵技術,創造了30多項發明專利。
長安汽車總裁助理、轎車事業部總經理況錦文表示,除了政府補貼和研發資金支持之外,新能源汽車企業最需要政府給予的幫助就是開放政府采購。他坦言,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技術成熟性和穩定性還有疑問,這就需要政府率先使用作為示范,政府用車反映出來的問題,企業更容易收集信息,進行產品的改良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