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2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華泰聯合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肖暉29日13時做客《交易實況》,解讀2011年化工板塊投資機會。肖暉認為,目前化工行業目前處于上升周期,十二五期間應關注化工行業的新興材料以及化工企業的縱向和橫向一體化。以下是節目實錄。
主持人:在市場當中,化工方面受到很多關注,曾經有一段時間,化工板塊始終非常活躍,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們“十二五”規劃當中,化工行業有什么樣新動作和舉措?
肖暉:可以分兩個方面來回答。第一,現有化工行業的狀況;第二,“十二五”期間整個化工行業發展的方向。
從現有狀況來講,化工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它的需求和供給產能投放的速度是不匹配的。所以現在這個情況來看,我們判斷化工行業整體的周期是逐漸的上升周期過程當中,從09年的行業盈利最低谷甚至全行業虧損,到去年的微利,到今年的盈利進一步提高,甚至明年再進一步提高,這是整個行業周期的運營規律,這個是我們重點把握的投資機會。在今年的2月份,其實化工企業的股價走勢都很好,它在基本面方面所表現的是產品供不應求,產品的價格上升盈利能力提高,這是有一個股價跟基本面匹配的關系在里面的。我們也比較樂觀的預計,這個趨勢會進一步持續,只不過它可能中間會有一些波折和一些震蕩的過程。
從“十二五”規劃來講,可以關注這樣幾點:第一,目前的化工行業經歷“十五”和“十一五”這十年的發展水平,我們的化工行業整體是由一個成長期的行業走向了成熟期的行業,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就是成長期它的盈利是不受周期波動影響的,它的需求增長是快于其他行業的增長的。目前來講,我們可以微觀的感覺到,我們基本上沒有什么化工產品是需要進口的,除非是一些高精尖的下游產品,大宗的原材料我們已經由進口轉為出口,這意味著我們的行業開始跟隨著行業的周期性波動,所以把握波段的規律就更加重要。第二個來講雖然我們也提出要做一些節能減排、環保這樣一些方向,但是更重要的是隨著化工企業經過十年的發展,企業的規模由小做大,大型企業的發展方向第一是一體化,就是向上下游去延伸產業鏈,這個產業鏈延伸向上游就是要降低成本掌握原材料,做到成本最低的話你的抗風險能力才最強。向下游產業鏈延伸主要是做精細化,能夠更多的開發出新型的產品,能夠提高你的毛利率,提高你產品的精細化水平,這是一個方向。
“十二五”期間重大提倡的,就是新材料,其實很多新材料在化工行業來講目前來看個別企業的突破真是難能可貴的,這些新材料我們從化工的方面來講有一些高性能的纖維、高性能的樹脂薄膜、包括像碳纖維,這都是屬于化工里面的新材料。如果我們從產業鏈的角度去看,我們更看好一些由這個新興行業比如像我們現在的節能環保,像我們的新能源這樣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來推動化工產品的需求增長。比如說像我們也曾經重點推薦的像鋰電池材料方面的一些企業,都是屬于新材料的發展方向。
那么第二類我想就是說這是屬于企業的一個縱向一體化,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橫向一體化,這個橫向其實重要的是一種并購的過程,未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整個化工的集團越來越大,其實我們以前很少看到化工企業的收入可以到50億以上,這實在是太大的化工企業規模,但是目前化工集團都提出到“十二五”期間百億的集團水平,這個真的就聽起來挺恐怖的。但這中間其實意味著企業要實現這樣的方向會更多的強調規模,強調規模的話就是我們上游一體化、下游一體化,如果還實現不了的話就是推動行業的整合提高集中度去收購,這是兩大發展方向。
主持人:剛才我們也通過萬德系統做了一個統計,化工行業截止到昨天11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年報,其中凈利潤也是911億元,每家公司平均是8.23億元,它在所有的行業當中排在第三位。剛才肖暉也談到目前來說它從化工行業本身從一個成長期向成熟期發展,那么在這種情況我們看到他的業績的高增長依然是持續的,我們怎么來把握它們這種高增長過程中的機會和前景呢?
肖暉:2010年化工企業的年報其實確實都同比增長都很大,但是這個過程,這個增長的過程主要不是來自于量的大幅度增長,而是來自于它單位產品的盈利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就是我前面所講的,整個化工行業從09年基本上是虧損的,因為需求很差,10年需求開始恢復,開工率開始提高,所以企業是由虧損甚至微虧和微盈到一個盈利稍微提高一點的過程,從2011年和2012年來看,毛利率水平還會繼續的提高。這是我們對這個行業一個中期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