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終于傳出了即將出臺的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工信部牽頭制訂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多部門聯合上報國務院,不日將批復公布。蘇波表示,“十二五”期間,工信部將重點編制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的專項規劃,以及推動相關規劃落實的具體方案。
此前,盡管國家出臺了多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但由于消費環境、消費理念、價格等因素的影響,新能源車的銷量一直是叫好不叫座。有的企業將發展新能源汽車當做獲得國家補貼的幌子,甚至某些大型國有汽車企業也對新能源汽車持觀望態度。曾有一位大型汽車國企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該企業在發展新能源車方面既不超前也不落后,充分體現出其對發展新能源車的疑慮。
《規劃》將打消企業這種疑慮。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規劃》出臺后將對新能源車行業發展起到規范作用,讓汽車企業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項目有明確目標。具體執行過程中的資金補貼政策、充電接口標準等也會陸續出臺。”可以預計,更具體的實施細則將讓國內汽車企業發展新能源車有章可循,巨大的政策及財稅支持也將提升企業的積極性,隨著《規劃》的出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將迎來一場質變。
消息透露,《規劃》將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確立明確的10年目標。計劃未來10年內投資1000億元用于新能源車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新能源車示范推廣、核心零部件研發等,并從購置稅、增值稅、消費稅、政府采購等方面給予一系列支持。市場推廣方面,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培育形成1~2家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3~5家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超過5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
《規劃》還將明確各種新能源路徑的發展思路。2010年6月,國家公布私人購買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最高補貼分別達到5萬元和6萬元,對混合動力車的補貼卻只有3000元。這種政策導向使不少汽車品牌在中國的戰略重點轉向電動車,包括日產、寶馬、通用在內的外資品牌都公布了其電動車規劃。近日有消息說,豐田有可能放棄2009年年底就計劃引進國內的第三代普銳斯,轉而直接引進最新款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普銳斯。分析認為,豐田這么做的原因是國家將重點支持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
不過,這種思路可能在《規劃》中有所改觀。去年的《規劃》草案中就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并重,國家鼓勵通過多種技術實現節能減排。近日王秉剛也表示,以電為驅動力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肯定會在《規劃》中受到更多關注,《規劃》不會也不應該排斥混合動力。混合動力是最具產業化條件的,只要傳統汽車存在一天,各種形式的混合動力技術都是傳統汽車實現節能減排的好途徑,都將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十二五”期間,各種混合動力技術將普遍應用。
據透露,《規劃》還確定了未來十年各種新能源車的銷量目標。計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其中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占乘用車年產銷量的50%以上;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萬輛以上;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多種新能源路徑并舉的策略將對各汽車品牌的新能源戰略產生重大影響。
企業關心的補貼方向也將在《規劃》中明確體現。據透露,《規劃》對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和扶持政策重點將體現在產品研發和示范運營兩方面。在產品技術研發上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發,建立關鍵零部件自主發展體系,強調動力電池研發生產的重要性,提高電池性能和壽命、降低成本。在示范運營方面,重點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示范運營,為企業產銷電動汽車提供補貼,建立具有商業可行性的市場推廣模式。
更值得一提的是,《規劃》不僅重視新能源車的推廣及產業化,也會鼓勵傳統節能車型的研發。王秉剛表示,國家看重的是節能減排的結果,不會輕易排斥某一種路徑。因此可以預計,“十二五”期間,以傳統汽油發動機為主的節能減排技術也將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