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時,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繼續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
監測數據顯示,部分地區核素呈下降趨勢,我國環境輻射水平仍在本底范圍內,截至今天上午的數據顯示,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空氣吸收劑量率各監測點顯示均為正常。
今天上午11點,北京市環保局官方網站首次公布,北京檢測到微量核輻射,處在本市輻射水平正常漲落范圍,無需防護。
食品及飲用水未發現異常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昨天下午,我國內地除青海省外,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地區、東海及南海北部海域空氣中,監測到來自日本核事故釋放出的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輻射水平較前沒有明顯變化。
食品和飲用水放射性污染抽樣監測未發現異常。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各地監測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輻射劑量極其微弱,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不需要采取任何防護措施。
綜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國家海洋局、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衛生部監測分析認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不會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造成危害,無需采取任何防護措施。
放射性物質濃度 逐日下降
最近,環保部門所檢測出的放射性物質包括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放射性核素銫-137和銫-134,其中檢測出的物質多數為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少數地區檢測出有放射性核素銫-137和銫-134。
記者注意到,自3月31日起,環保部每天公布全國環境空氣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檢測結果匯總。
記者通過對比幾天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這一數據發現,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的活度濃度呈逐日下降趨勢。
記者注意到,4月1日環保部發布的全國環境輻射監測結果顯示為,除西藏以外我國內地均監測出微量放射物,也包括青海在內。?一天之后,新增檢測出放射性核素碘的增加了西藏,青海則未檢測到空氣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文/記者 王永生
專家說法
冷空氣頻繁 有利污染物擴散
本報訊(記者 陶穎) 今天上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表示,日本核放射性物質對我國環境和公眾健康無影響。
而根據最新的氣象預測,今起我國冷空氣頻繁,有大范圍降水和大風天氣,有利于放射性污染物擴散。
針對我國發現的放射性物質,一般來講,其隨著氣溫越高、遇雨和大風越容易擴散。
近期,我國西南、西北部地區出現冷空氣活動,帶來大風和降水,對放射性物質擴散起到一定作用,使得部分地區測量值有所變化。
而未來一周,還有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帶來大范圍雨雪天氣,這將有利于放射性物質沉降和擴散。
(編輯:S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