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合肥4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地溝油大家都不陌生,大多來自一些在飯店里吃剩下的飯菜,但是一般地溝油都流向了何處,大家可能并不清楚。在合肥,一家非法煉油廠用地溝油提煉再生油,導致了周邊污染環境。然而,煉油廠卻以煉制再生油只是作為工業用油當做借口,對環境污染只字不提。
在京臺高速合肥包河區附近,有一家名叫佳潔廢油處理廠的煉油加工廠,廠里擺放了上百只煉油桶,桶里存放著大量的泔水,刺鼻的氣味、臟亂的環境、油乎乎的鐵桶、以及黑漆漆的地面,這是現場給人最直觀的印象。
從規模看,這是一家不小的加工廠,工人們直言不諱的表示,這里都是地溝油:
工人:這就是地溝油,飯店里面搞來的。
在一些飯店里倒掉的地溝油,就搜集到這里來了。工人們解釋說,是用于制作生物柴油的原料:
工人:就做生物柴油。生物,物理的物,再生柴油嘛這個。銷到寧波的,上海的都有。
看來,地溝油也有變廢為寶的功能。但是,煉油廠周圍的環境已經被破壞的不成樣子。經過一臺鍋爐的提煉,廢渣都被排放到了周邊的土地上,土地已經被染成了黑色,原本長滿青草的土地已經變成了黑油地。面對污染,煉油廠的工人不以為然:
工人:哪個地方沒有污染,汽車尾氣也污染啊。
煉油廠對周圍環境已經造成了污染,對于這一點,負責人吳先生心知肚明,但是,他一再強調工廠提煉的再生油是工業用產品,不是給人食用的:
吳先生:這個是我們初加工好的,也就是脂肪酸,油酸,做原料,生物柴油,工業用油。
雖然再生油是用于工業用燃料,但是對周邊環境還是造成了嚴重的污染。4月1號下午,合肥市包河區環保局立即對這家非法煉油廠給予了取締。
環保局工作人員:環評沒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就是項目的地點發生變化,要重新履行環評,他那個環評,當時批的地點是在常青鎮,現在搬到煙墩這個地方,要重新履行環評。
原來,這家地溝油加工廠并沒有進行環保部門的環境影響評價,也就是說,對于工廠的環境違法行為,之前并沒有相關部門進行監控。
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負責人:他在這地方進行非法提煉的話,這個性質是確定下來的,所以我們現在幾個部門,就是城管、環保、工商,包括我們街道這一塊對他聯合進行取締。
對于查處,煉油廠的負責人吳先生很是無奈,他告訴記者,其實他們廠是經過工商部門審批的合法企業。
佳潔廢油處理廠法人代表吳先生:以前都批過的,市里面立項都立過的,在有效期,我這廠是去年十月份過來的,本來在常青街道那里,已經政府拆遷,我們拆過來的嘛。
根據合肥市政府的規定,從事再生油生產的企業必須通過環保部門的審核,然后才能到工商局登記注冊。煉油廠雖然已經進行了相關工商登記注冊,也有相關部門的批文,但是搬遷之后,并沒有及時到工商部門變更登記,也沒有重新進行環評,因此,工廠的生產顯然不符合規定。
合肥市包河區工商局執法人員:下一步,他所有的前置手續,全部要變更,比如講通過環保,環保首先要給他出具一個意見書。
環保局工作人員:他這廢水肯定要經過處理,處理以后才能排放,現在哪有處理設施呢,沒有經過處理就排放了。
下一步,執法人員打算用挖掘機取土,將黑油脂填平,同時拆除鍋爐房和各種設施,徹底清除污染的源頭。
不過執法人員也表示,受到利益的驅使,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些違規生產再生油的企業,但每次剛取締了一家,又有新的加工企業冒了出來,讓他們防不勝防。只有環保、衛生、工商等部門加強合作,對餐飲業的地溝油進行全面監管,對回收地溝油點進行劃片分管,才能杜絕小企業非法生產帶來的環境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