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甘霖 李舒瑜
“那不會就是傳說中的U站吧?”日前,記者在深圳青年學院參加大運會團長大會賽會志愿者培訓,站在樓上往下望去,一下子被樓下院子內兩個4平方米左右的集裝箱吸引住了。
根據相關規劃,大運會期間我市將設立818個大運會志愿者服務站——U站,提供信息咨詢、交通指引、語言翻譯等服務。U站主要由廢棄集裝箱改造而成,內部主要設施都由我市大學生設計,集中體現綠色、簡約、活力、環保和青春等元素。
截至目前,U站的樣站尚未正式對外公布。記者抑制不住好奇心,隨后就來到了這兩個集裝箱面前,一探究竟。
從地面看去,兩個集裝箱中的一個已經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充滿神秘感。正在納悶的時候,記者一眼看到,包裹紙露出的兩個“尖尖角”正是字母“U”。圍著這個“大包裹”走了一圈,記者又有了新的發現:集裝箱的背后有一個大運會的“U”字標示。沒錯了,這就是U站的樣站了!另一個沒有被包裹起來的集裝箱就處于“毛坯”狀態了,但依然可見雛形:它三面鏤空,鏤空的輪廓看起來就是大運吉祥物的UU。
U站里面到底是個什么樣子呢?U站里面都有些什么設施呢?U站越是包裹得嚴實,記者越想進去看一看,于是掀開了包裹紙,爬了進去。
仔細端詳一番后記者發現,和另一款三面被鏤空成吉祥物“UU”、尚處“毛坯”階段的U站樣站不同,已經建成的這款U站樣站更顯通透:集裝箱的三面都被挖空、建有一圈約1米高的吧臺,左右兩側的立柱是兩個大大的“V”字,緊連著“V”字、集裝箱外部靠下位置有一排黃色字母,完整看起來就是“Volunteer service”(志愿者服務)。
整個U站內部以黃色系為主,在背景墻上“U”字的笑臉笑得格外燦爛。記者注意到,U站內的吧臺和地面的木板原材料都是一種用回收來的木片壓制而成的板材,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精細,表面摸起來有些粗糙。記者聞了聞:沒有油漆刺鼻的味道!
電扇、書報架、飲水機、消防筒……U站內的其他設施也基本到位了。記者打開U站內的藥箱,清點了一下里面的藥品,有消毒水、棉簽、藿香正氣水、驅風油,還有紗布、云南白藥等。
據了解,預計近期U站樣站就將正式與市民見面并試運行,屆時,將邀請市民對U站的設計和服務提出意見,有關部門根據大家的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大運會結束后,有關部門將在各區選定部分U站,探索由社會組織特別是社工組織承接,繼續為市民提供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