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商家來電:泡菜集裝箱15個增加到45個 追蹤
昨日,本報報道了日本地震后成都部分農產品看到商機的消息。事實上,除了泡菜、獼猴桃這些農產品,四川的生活用草席、酒、蘑菇、服裝和鋼鐵等產品的出口量也將出現增長,還有不少行業也面臨發展機遇。近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經濟學博士藍定香與兩位同事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詳細調查,根據所獲得的權威數據,他們分析認為,四川經濟受日本大地震影響不大,而日本災后重建將給四川具有一定技術優勢的光伏發電、風電等安全性新能源企業與日本等國家開展國際合作提供機會。
負面影響不大
草席、建材等對日出口也將增加
藍定香介紹,日本是四川的第五大貿易伙伴(前四位分別為歐盟、美國、中國香港、東盟)。四川有英特爾、樂山盛和稀土、光明光電等500余家企業對日本有出口業務,出口商品主要是處理器、控制器及汽車零件等。從日本進口產品的300余家四川企業中,機電產品占了90%。
藍定香分析,日本大地震對四川經濟的負面影響總體不大。進口方面,如四川一汽豐田公司生產的柯斯達中型客車國產化程度較高,普拉多越野車所需的日本零部件主要在非災區生產,加上日本承諾地震后要優先保障海外市場供應,四川一汽豐田公司明確表示,地震不會影響企業生產。出口方面,雖然日本大地震短期內可能降低國內進口產品需求量,但包括五糧液、樂山盛和稀土、資陽機車在內的許多對日出口企業,其大部分日本客戶都不在震區附近,對四川的出口幾乎沒有影響。
另一方面,日本核危機導致國內對各方面的物資需求激增。在災后重建中,除食品外,日本對草席、鋼鐵、建材等日常用品和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將增大,這對四川對日出口煉鋼用鉑、硅鐵,生活用草席、酒、蘑菇、服裝等產品的企業而言,是新的發展機遇。四川的眉山藺草、宜賓建材、達州木材等有對日出口業務的企業均表示,預計日本災后的訂單數量將增加。
新的發展機遇
光伏發電、風電加快國際合作
藍定香介紹,雖然日本在四川投資的規模不大,但增速很快。截至2010年,日本在川投資設立企業共363家,其中2010年設立企業17家。此次大地震可能會推動日本向海外轉移更多的制造企業,這為四川引進更多的日本企業、承接產業轉移、構建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提供了機遇。
四川具有軟件行業的優質技術人才,與沿海相比人力成本較低,有利于吸引日本的服務外包業務落到四川。另外,日本大地震引發的世界“核震”,很可能促使日本和德國等國家調整能源發展戰略,為四川具有一定技術優勢的光伏發電、風電等安全性新能源企業開展國際合作提供機遇。
藍定香認為,四川應了解日本災后重建的最新進展和市場需求,以軟件服務外包企業為基礎,加快光伏發電、風電等安全性新能源企業與日本技術合作的步伐,鼓勵日本來川獨資特別是合資企業設立技術研發中心等,提高技術轉移的程度和級別。
此外,四川企業也應借此機會加強技術攻關,對四川需求量較大的日本進口產品或原材料、零部件,特別是機電類產品,應通過與國內相關優勢企業合作,生產出可以替代日本進口的產品。這既可以減少受制于人的風險,也可以完善產業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成都商報記者 劉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