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童曙泉)朝陽區安貞街道首個“土生土長”的社區級非政府組織“大自然愛心社”昨天成立。熱心環保的公益人士,到社區與大爺大媽面對面暢談環保生活,讓不少老人感嘆“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傳奇”。
大自然愛心社建在街道下屬的安華西里社區,主要致力于社區社會環境保護、環境美化綠化、引導低碳健康生活、推廣傳統和諧文化生活和大自然動物保護活動。
大自然愛心社的社長楊紹磊昨天給60余名社區老居民講了第一堂科普課“中國珍稀動物保護知識”。曾在朝陽區長期從事社區建設研究的他,從動物標本制作開始介紹,吸引了居民的注意力。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鴛鴦……楊紹磊將自己珍藏的動物標本搬到現場,向社區居民講解了不同雞類、鶴類的辨別方法以及它們遷徙和保護的有關知識。他告訴居民:“每個人都能保護野生動物,最好的辦法是不吃、不買。”楊紹磊還承諾,居民家中寵物死去后,他可以義務幫忙制作標本,并向居民詳細介紹了從酒精消毒、防腐,到搭建支架、布置展品等標本制作基本步驟。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教育專業副教授田青告訴記者,目前這種扎根社區“自然生長”的公益社會組織還比較少,這種“本土”的社會組織更有利于和社區居民交流。
據介紹,大自然愛心社今年還將在社區開展動物標本展覽、發達國家環保考察報告、家庭綠化等主題活動。垃圾分類、居民家庭循環經濟等活動也將進入居民家中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