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自去年8月啟動全省渡口、庫湖區船舶標準化改造以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為切實加強渡口、庫湖區船舶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確保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云南省地方海事局于去年8月正式啟動了全省渡口、庫湖區船舶標準化改造工程。該局制定了《云南省渡口、庫湖區船舶超標準化改造實施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按照“新造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則,全面推行船舶標準化,使全省渡口、庫湖區船舶“三證一牌一線”(船舶檢驗證書、登記證書、國籍證書、船名牌、載重線)合格率達100%,船舶安全技術性能、適航率得到明顯提升,確保水上交通運輸便捷、安全、環保。
省海事局匯同各州市縣地方海事部門初步提出了新造、改造和淘汰船舶的數量和名單;精心設計適航云南江河、庫湖區的不同客位標準化客渡船船型,并將曲靖市羅平縣天生橋庫區作為試點,率先開展船舶標準化改造工作。目前,天生橋庫區已有21艘12.5米20客位B級航區船舶建造完工,下水測試各項性能均達到規范和設計要求,安全性、舒適性、科技性、環保性都有顯著提高;另一試點文山馬鹿塘庫區新建的3艘標準化客船,正在緊張施工中。
在試點基礎上,全省的渡口、庫湖區船舶標準化改造工作正全面推開。省地方海事局已與曲靖、文山、保山、臨滄、大理、普洱6州市地方海事局簽訂了標準化船舶更新改造責任書,確保在6月30日前完成第一批新建90艘、改造134艘的計劃任務。
據悉,為減輕企業和船主的負擔,我省在標準化船型推廣工作中還配套了較好的政策及優惠措施:其中包括更新、改造的標準化船舶設計費完全由省及地方海事局承擔,造船圖紙一律免費提供給船主;所有簽訂協議的船舶,資金將按省級補貼、地方配套、船主出資相結合的辦法,由省地方海事局給予新建每船5萬元、改造每船3萬元的補助,并已按計劃數劃撥到6州市;經建造后檢驗,“三證一牌一線”合格的標準化船舶,準入水運市場運營,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每年還可申請一定數額的燃油補貼費。
通訊員 吳誠三 記者 吳清泉(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