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在行動—中國無悔減排的政策與實踐”論壇昨舉行
市發改委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紅表示:
本報訊 (記者蔣偲)昨日,一場主題為“低碳城市在行動—中國無悔減排的政策與實踐”的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上樊綱、馬蔚華及來自北京、上海、香港、杭州的多位專家共論綠色低碳。
市發改委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紅在論壇上表示,深圳大運會期間將推廣2011輛新能源汽車。對此,記者從市交委獲悉,目前已開通新能源公交線路33條,今年還將陸續投放250輛新能源公交大巴。
已開通新能源公交線路33條
對于深圳所做的低碳城市工作,市發改委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紅表示,深圳在工業領域,重點要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然后關停小火電,深圳從“十一五”期間已經關停了112.14萬千瓦,其中國家和省下達的任務是76.5萬千瓦。
在交通領域,高紅表示,主要體現在發展公共交通、軌道交通和非機動車道路的建設方面,比如怎么樣來推廣新能源汽車。而深圳將在到大運會期間推廣2011輛新能源汽車。
記者了解到,全市目前有730輛混合動力公交大巴、300輛LNG公交大巴和50輛純電動出租車在運營,已開通新能源公交線路33條。與此同時,巴士集團新能源車輛應用等4個項目被確定為廣東省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示范項目,目前正在交通運輸行業大力推廣。
精彩發言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院長樊綱:
碳是全球公共品 應“無悔減排”
關于低碳經濟,看似很遙遠。在昨日的論壇上,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院長樊綱認為,低碳與其他許多事情的重大差別在于,低碳的真正受益者目前在這個世界上還不存在,所以應“無悔減排”。
為什么叫無悔減排?樊綱表示,碳,是全球公共品,不是一個國家的公共品。“對現代人來說,我花的錢我自己不能享用,就會感到是非常遙遠的事。他愿不愿意買單,愿不愿意花錢,就成了低碳發展至關重要的一點。”樊綱說。
樊綱認為,首先要明白為什么要低碳?人類需要低碳嗎?當然需要,因為地球在變暖。全球變暖是不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人類要去改變它有沒有這個能力,對此,“經濟學界做了一些研究并達成共識,我們現在要付出、要花錢、要低碳經濟。”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不綠色、不低碳的不放貸”
“金融行業應起到引導作用。”馬蔚華表示,比如銀行把貸款全批到那些鋼鐵、冶金的企業上,那就不能發展低碳,相反要把資金引導到發展綠色環保項目上,那也就意味著發展低碳了,間接融資要綠色化,對于低碳和綠色經濟很有意義,銀行有三個作用,包括過濾器、孵化器、擴散器。
他表示,所謂過濾器,是指審貸環節凡是不綠色的、不低碳的,就不通過,就過濾,引導信貸資金流向新能源、新材料、循環經濟、環保、節能生物技術; 孵化器則是指,低碳技術研發企業發展初期需要支持,所以銀行應重視這些成長性很強的,又符合低碳的企業;擴散器則意味綠色金融業不能光停留在企業,而且還要拓展到個人,比如要推動綠色汽車信貸,綠色抵押貸款,把低碳的概念能夠通過消費信貸、個人貸款,把它推到生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