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周青莎闕愛民通訊員杜福建陳 濤)機器轟鳴,貨車穿梭。4月28日,記者在桐柏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看到一派火熱的生產和旺銷景象?!澳壳?,我公司順利通過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衛生注冊考核,成為我省首家獲得衛生注冊的小蘇打生產企業?!笨偨浝砜诐d奮地告訴記者。
桐柏擁有亞洲最大的天然堿礦,被譽為“中國天然堿之都”。博源新型化工正是為了“吃干榨凈”制堿企業的工業“廢物”而建立。它緊鄰年產天然堿百萬噸、產值20億元的中源化學有限公司,以其產生的“三廢”為原料,采用“碳化”工藝生產小蘇打、“倍半堿”工藝生產純堿。在生產過程中不僅不用生石灰,沒有苛化泥外排,而且產生的固體廢物成了企業的副產品,廢水閉路循環利用,實現了零排放。去年該公司實現產值1000多萬美元,產品遠銷韓國、澳大利亞等近20個國家。
博源新型化工的誕生和發展,是桐柏縣綠色化工產業群快速“膨脹”的一個縮影。
?。ㄏ罗D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桐柏縣委書記楊忠、縣長莫中厚告訴記者,桐柏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環境保護對自身和下游的發展至關重要。該縣積極轉變發展方式,把建設“工業強縣”與實施“生態立縣”有機結合,大力培育綠色化工產業,既實現了縣域經濟的新跨越,又鎖住了淮河第一污染源。
發展綠色化工,嚴把項目審批是首要任務。該縣要求所有入駐堿硝化工專業園區的項目,必須過規劃、環保、安全三道關,制定了比國家標準更為嚴格的生態保護“地方標準”,先后拒絕了10余家投資數千萬元至上億元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項目。
為了堿礦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桐柏圍繞堿硝產業的中下游產品做文章,著力構建4個循環利用產業鏈:把制堿母液加工成粗堿,制堿廢氣回收生產小蘇打,制堿電廠產生的廢渣用于生產免燒磚、水泥等,制堿廢水經冷卻洗滌堿塵后回注堿井再開采。這種循環生產模式,使“三廢”全部變成綠色化工產業發展的寶貴資源,催生出博源化工、明星化工、安達化工等一批龍頭企業,初步形成天然堿產業開發的集聚效應,已成為我國制堿行業“綠色化工”的示范基地。
目前,桐柏堿硝年產量達到300余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今年前兩個月,該縣堿硝化工業預計實現增加值1.8億元,同比增長56%,全縣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8%。在綠色化工產業的支撐下,紅色革命老區正煥發出勃勃生機。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