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萬輛車一年要產生2000噸顆粒物空氣中四成氮氧化物來自機動車尾氣
(資料圖)記者 王宇衡 攝
“經常跟在車后,嚴重吃尾氣……”4月25日,本報報道《環境污染催生車友發明減排節油器》后,一些市民向本報“控訴”機動車尾氣的污染,讓市民呼吸不“順暢”。昆明這么多汽車,究竟會產生多少尾氣,對空氣質量又有多大影響呢?
控訴篇
尾氣讓喉嚨不舒服
家住西山區的琦琦媽,每天騎電動車上下班都要經過西三環。上下班途中的灰塵、尾氣味道,讓她“鼻子難受,喉嚨不舒服”,琦琦媽說,導致她上下班途中的心情很糟糕。無奈之下,琦琦媽買了個口罩,雖然沒那么難受了,但呼吸卻有種被堵住的感覺。就這樣兩年過去了,琦琦媽已經習慣于戴口罩上下班了。她說,什么時候要是沒有汽車尾氣就好了。
記者觀察到,昆明街頭經常可以看到像琦琦媽這樣戴口罩出行的市民,他們采用這種方式,“過濾”所呼吸的空氣。
影響篇
氮氧化物逐年上升
昆明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中心劉云浩透露了一組數據,2007年昆明市機動車保有量為80萬輛,它們向空氣中排放了28萬噸一氧化碳、36000噸碳氫化合物、28000噸氮氧化物,顆粒物2000噸。他說,按這個數據來看,昆明機動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物總量比較大。去年底,機動車保有量又增加到133萬輛,比80萬輛增加近一半,“肯定會影響空氣質量。”劉云浩說,昆明空氣中氮氧化物濃度指標在逐年上升,空氣中有接近40%的氮氧化物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
對人健康損害嚴重
昆明理工大學教授侯明明說,尾氣中含有150~200種不同的化合物,其中對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鉛的化合物及顆粒物等。
由于汽車尾氣的排放主要在0.3米至2米之間,正好是人體的呼吸范圍,對人體的健康損害非常嚴重——刺激呼吸道,使呼吸系統的免疫力下降,呼吸困難的發病率升高、肺功能下降等。尾氣中所含的強致癌物質——苯類物質,會引發肺癌、甲狀腺癌等。
他建議市民,少去交通擁擠的市中心,盡量不要尾隨汽車后行走。
解決篇
視情況限行黃標車
昆明市有沒有新措施降低機動車尾氣排放呢?
劉云浩說,昆明市于2010年2月1日啟動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管理措施,當年,共對35萬輛機動車進行了環保檢測,最終,檢測合格率為92%。檢測合格的機動車,再加上新落戶的車輛,去年共有38萬多輛機動車貼上黃標和綠標。其中,黃標發了9.6萬多個。為什么尾氣排放檢測合格了,還要再區分黃標和綠標呢?劉云浩說,檢測只是代表車輛尾氣排放符合規定,合格車輛里也有排放高、低之分。
有傳言說,昆明市會對貼黃標的機動車實行限行,對此,劉云浩說:“近期,會向昆明市政府遞交高污染車輛(即黃標車)限行管理規定,但具體什么時候執行、怎么實施,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改進技術減少尾氣
劉云浩說,市民在購買新車時,盡量買低排放的汽車。“錢已經出到這個程度了,肯定要買排放情況好的車。”市面上,國Ⅳ標準的汽車已經很多,國Ⅴ標準的車輛也出來了,購買時多考慮國Ⅳ標準以上的車輛。買車時,一定要看說明書,上面會注明排放達到什么標準;或者上網查詢車輛的排放情況。
平常要加強車輛的保養,定期對車輛進行維護。汽車在出廠時,都會安裝有三元催化器等尾氣處理裝置。而三元催化器是有使用期限的,所以要定期保養。
通過進一步改進汽車技術也可以達到減少排放污染。由于云南地處高原,一些平原地區的節能降耗技術、尾氣回收再利用技術,不一定適應云南,所以要找到適合昆明市機動車降低排放的控制技術,推薦給廣大車主,讓大家主動降低排放。
采寫 記者 楊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