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廠以來從未有過環保違規記錄,又通過極為嚴格的ISO14000環保認證,一年前還通過上市前的環保核查,然而就是這個堪稱“環保標兵”的浙江德清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卻被爆出是當地居民“血鉛超標”事件的“禍端”。
截至11日,300個送檢樣本中,就有31個超標,其中11個是孩子,還有1000多個血液樣本正在檢測,血鉛中毒人數還可能增加。目前海久電池已被勒令停產整頓。
一年前環評報告表示
100%調查對象認為環境狀況理想
記者調查發現,就是這樣一家企業,一年前卻通過了上市環保審查。浙江省環保廳官網上“關于浙江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環保核查情況的公示”認為,“項目建設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生態功能區劃要求”。
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2010年4月出具的報告中這樣表述:(海久電池)在嚴格執行本環評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污染物經處理后能夠做到達標排放,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處于可接受范圍內。在公眾參與部分,報告書認為:所有調查對象(100%的團體、100%的個人)對周圍環境現狀認為較好或一般,無人認為周圍環境現狀不理想。
然而,血鉛事件發生后,浙江省環保廳上報給浙江省有關部門的相關材料卻顯示,該公司存在環境影響問題,環評部門和當地政府早已知情——“2010年,該公司委托省環科院編制上市環保核查報告,在核查過程中,發現500米衛生防護距離內尚有113戶居民應該搬遷。對此,德清縣政府2010年3月出具承諾函,承諾在一年半內完成衛生防護距離內113戶的拆遷工作。但是目前,只有25戶完成了搬遷。”
而血鉛超標者,絕大部分都在沒有搬遷的居民之列。
孟溪村負責人張宏偉告訴記者,海久電池建成以后,村里八年來前前后后遷走了40多戶居民,剩下的村民一直都沒有搬。“這是個環保示范企業,誰也沒想到這么嚴重?!?/p>
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成林認為,不論是依據《環境保護法》還是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相關要求,環評部門、企業和政府在發現了明顯危及健康的環境問題后,仍然允許其通過上市環評,是明顯的違規行為。
別讓企業的財大氣粗成了
“綠色”通行證
海久電池2003年成立,職工1000多人,年產值4億多元,2010年6月開始申請上市,目前已經完成上市前期工作,在當地,海久是舉足輕重的龍頭企業。
“政府開張‘承諾’支票,環評就過了,企業就拿到上市通行證了?!泵舷宕迕裆虼蠛暾f,“難道政府眼里,為了上市就可以犧牲老百姓的健康?”
“在上市和老百姓的健康之間,選擇什么應該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為什么現實中政府往往會為了上市而庇護企業,這個問題值得深思?!闭憬∥h校副教育長吳錦良說。
事實上,龍頭企業、上市公司、明星示范企業成為威脅公共安全、公共衛生的禍端,這些年來屢見不鮮。
“大企業由于稅收、就業的貢獻,在地方上往往備受呵護,各種檢查往往一路綠燈,甚至受到政府的額外庇護?!眳清\良說,“大企業釀成大禍的教訓已經夠多,這種應該引起足夠警惕,別讓企業的財大氣粗成了‘綠色’通行證?!?/p>
德清“血鉛事件”已引起浙江省高度重視,日前全省對登記在冊的273家蓄電池企業進行了地毯式排查,已經有213家企業被停產整治。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