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mewo0"></strike>
  • <ul id="mewo0"></ul>
  •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新能源車發展亟需企業放棄單干聯手研發

    新能源車發展亟需企業放棄單干聯手研發

    來源: 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05-17 訪問:

      日產汽車公司將在今年啟動試售“聆風”純電動的計劃,并確定在國家相關政策明確后,與其合作伙伴東風汽車公司制定更多的新能源車推廣措施。

      寶馬的做法更加直接。今年2月,寶馬啟動電動車國際示范項目,引入純電動車MINI E,與國家電網、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合作開展道路測試。過去兩年間,這款電動車在德國、美國和英國相繼開展過實路測試。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CEO史登科直言,“寶馬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進行測試,對寶馬電動汽車的量產是重要一步”。隨后,在上海國際車展上,寶馬和華晨寶馬發布BMW5Li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確定由華晨寶馬投入國產。其中,電池、電動機、電控系統及變速箱等核心部件的采購,都是由上海、蘇州、杭州的供應商提供。

      相比之下,中國車企并沒推出具有競爭力并與外資匹敵的主流純電動轎車。工信部在年初發布的《2010汽車工業經濟運行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共有54家汽車生產企業的190個車型被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其中,轎車車型39種,僅占20.53%。

      高舉“新能源汽車”大旗的比亞迪公司,在上海車展中展示的仍舊是e6純電動汽車的改進版本;奇瑞汽車公司推出的名為“瑞麒M1 EV”的緊湊型轎車,在去年年底上市限量出售。但奇瑞公司高管表示,這只是一款測試市場的車型,以判斷市場可能會更接受旗下的哪些儲備車型。

      本屆上海車展上,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多數外國汽車公司按物理切面對外展示其新能源汽車,讓參觀者能直接看到電池、電機和電控等關鍵部分的布局與工藝設計。而國產新能源汽車展品多為整車靜態展示,參觀者只能看到一個外殼。即使是科技部部長萬鋼也只能半跪在展車前,試圖看清內部的布局。

      盡管如此,形態各異的新能源樣車的推出,提升了政府官員對國內汽車技術發展現狀樂觀的底氣。出席2011年OICA論壇的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司副司長張志宏表示,“中國企業在電池、電機和控制系統方面,車用鎳氫和鋰離子電池等零部件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部分技術水平有一定優勢”。

      但來自技術前沿的專家們認為,危機就在眼前,未來五年是事關中國汽車公司能否在新能源領域生存的重要時期。

      “在電機和電控技術上,我們只有一項算得上真正國際領先,那就是永磁電機。原因還在于中國是稀土大國,控制著上游原材料的所有權。”姚春德說。

      “‘十二五’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黃金時期,如果不善加利用,‘十三五’期間國外的產品和技術恐怕就會大規模地進入。”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教授指出。

      “眼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為‘國家意志’。‘國家意志’捆綁了行業和廠商的商業行為,使得國內企業不發展新能源技術就無法立足。但事實上,一夜之間涌現的各種新能源汽車,有些只是渾水摸魚,為的是騙取國家財政補貼和優惠政策。”姚春德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如果出現‘全民大躍進’,只會造成有限的資源無法高效配置,并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單干>合作?

      2010年8月,國資委召集包括一汽集團、東風集團和長安集團在內的16家央企,成立中央企業電動車聯盟。籌建完該聯盟隨即卸任的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產業聯盟成立的目的在于發揮央企的合力作用,推動中國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以聯盟的方式促進企業間的合作與協同發展,快速、有效的突破電動車產業核心技術,盡快形成規模化發展態勢。”

      《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章程》顯示,聯盟內合作開發的共享技術將采取有償方式向聯盟外的其他企業轉讓。也就是說,央企聯盟高度整合行業資源并產生一定技術資源之后,聯盟外企業若想獲得這部分技術,只能斥資購買。

      業內人士介紹,國內多數汽車企業選擇單干多于合作,即便是在國資委發起了“電動汽車產業聯盟”的情況下,仍然沒有改觀。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程曉東認為,聯盟只能監管企業在聯盟內部合作開發的技術資源,但很多關鍵技術和知識產權仍掌握在各企業手中,這部分成果很難實現共享。

      長安汽車總裁徐留平在聯盟成立大會的當日就已表示,各企業的知識產權必須是各企業的,聯盟的主要功能是“推進合作”。

      “國資委設立的秘書處會定期與公司聯系,加強信息溝通、技術交流與合作。”身為央企電動車聯盟成員的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童東城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根據聯盟的規劃,東風承擔的是一個A000級純電動轎車平臺車型和3個過渡車型的開發,目前都在進行之中。”

      據童東城介紹,東風公司于2010年8月發布了《東風汽車公司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規劃》,并且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的事業平臺,主要承擔公司新能源汽車的規劃和項目推進,同時協調管理各個事業板塊相關的戰略工作。

      “目前在新能源板塊下,由9個整車項目和7個零部件集成總成項目組成的‘9+7戰略’,推進工作比較順利,初步規劃30億元投入這項工作。”童東城說,“如果需要更多的資金進入,我們不缺錢。”

      “不缺錢”的汽車集團在國內為數不少,也都在技術研發上舍得花大錢。但從國外汽車行業的經驗看來,針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資巨大,成立技術聯盟的方式能有效分擔研發費用,降低成本。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3月末采訪奧迪汽車公司的新能源技術時,曾被奧迪工程師告知,奧迪除了從日本三洋公司購買車用電池外,也在與大眾汽車、奔馳、寶馬等德國汽車廠商組成的產業聯盟,共同投資電池技術的技術研發。

      而在國資委主導的“央企電動大聯盟中”,涉及到動力電池、整車制造和能源供應上下游企業16家。但從目前來看,橫跨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在國內還未出現,多數合作模式仍然以信息分享為主,或是建立模糊的戰略框架,還未真正起到成員之間資源和成果共享從而有效提高研發速度的作用。

      “一汽集團技術中心去年專門設立了電動汽車研發部,成為技術中心旗下第六個整車部門,進行全方位的系統研發。”一汽集團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李康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科技部“863計劃”最新項目招標中,一汽拿下經費達7.2億元的研發項目,包括電池、電機和整車電控等大部分項目。在本屆上海車展上,一汽集團啟動自己的低碳節能技術戰略,并命名為“藍途戰略”。

      “汽車電動化是一項需要巨額投資的系統項目,盡管北汽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但還是計劃在新能源項目上投入37.8億元。”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執行董事林逸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即便是有共同的技術需求,企業與企業之間也很難形成聯手研發的局面。”一位汽車企業的技術高管說,“一方面,企業目前的心態仍是競爭多于合作;另一方面,由于技術基礎和企業條件不同,設立的發展路徑也各不相同,都在摸索和探索階段,很難選擇合作模式或者合作伙伴。”

      他認為,未來汽車企業間的合作變得更加重要。如果汽車企業不能認清這種轉變,繼續固守過去的商業模式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話,落后局面難以改變。

      商業模式決定未來

      除了技術上的問題,電動汽車商業化運營的模式和能源解決方案,至今無人能夠說清。

      在2011年OICA論壇上,OICA主席、法國汽車工業協會會長帕特里克·布萊恩在聽完了整個下午的新能源汽車討論后,起身提問:法國有75%的電力供應是靠核電,在日本地震引發核電危機后,這一比例不可能再提高;請問,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未來主要依靠哪種能源供應?是煤炭還是其他現代技術?——現場沒有人能夠回答。

      “汽車電動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其目標的實現如果僅僅依靠汽車行業本身的推動是很難完成的,必須要有社會全系統的協同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青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消費者、電網供應商、運營商、汽車制造商、電池供應商之間,形成一個新的價值鏈,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他認為,比亞迪的商業模式,在于自己掌握電池技術和生產體系的縱向一體化,這使得比亞迪能夠有效降低采購成本,保持利潤率。“但是,比亞迪在國內也是個惟一的特殊案例。”

      從國外市場來看,上下游企業合作共建是國外比較常用的模式。如,日本廠商的商業模式表現為,整車廠商如豐田、本田、日產等與電池廠商合資開發,形成對其他競爭對手的全面優勢。如豐田與松下成立的合資公司Panasonic EV Energy;日產與NEC成立的合資公司AESC。此外,德國博世公司與韓國三星公司也成立了合資公司SB LiMotive合作開發電池系統。

      另外,國際上還有一種互補型聯合研發的商業模式,即整車廠商掌握電池系統與集成的關鍵技術,與其合作的電池廠商各自開發所擅長的技術。如三洋公司與大眾、福特的合作,日立與通用的合作,都是這種模式。目前這種模式在國內已經出現,如神舟公司與長安汽車公司,萬向電動公司與宇通客車、眾泰汽車公司等整車廠合作。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程教授指出,“在商業模式創新上,北京提出的租賃模式能夠減少電池的一次性投入”。按照專家的設想,新能源汽車的商業化運行可以構建成全新的運營商業模式,如租換電池模式。即用戶只需要購買“裸車”而不用買電池,電池由運營商租賃給客戶;這樣盡管電池技術仍然存在技術風險,但在新的商業模式下,引入電池運營商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國家電網等企業已經實驗這個模式。

      “從目前汽車安全問責制度上來看,政府部門還是將汽車的質量和安全問題歸咎于汽車整車廠商,因此由整車廠商建立電池生產廠還是眼下主流的模式;但是,并不排除獨立電池生產企業的出現,并在產業鏈條中占據主導地位。這在未來的商業化過程中都可能出現。” 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執行董事林逸分析。

      汽車電動化時代的到來,企業需要研究面對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以及企業自身的定位。業內人士認為,例如在產業鏈布局上,其最大的變化在于從過去垂直一體化的結構布局,演變成類似電子行業之間的專業化合作或分工模式。

      清華大學歐陽明高教授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價格偏高、缺乏商業模式、技術欠缺等問題,都應在“十二五”期間得到積極解決。而政府部門給予的時間期限似乎更為緊迫。

      “從2010年到2012年的‘十城千輛’計劃,政府對于采購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是為了給予國內企業進行產業化的扶持;但是只有這三年時間,政府的態度相對謹慎,希望企業盡快探索出適應的商業模式。”林逸說。

      這意味著,2012年后的中國市場上,當政府專門針對本土電動車企的保護及優惠政策到期后,中外所有品牌的電動車享受同樣的市場待遇。那時,誰創造出更合理的商業模式,誰就將搶占電動車市場。“如果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切入,以推進中國企業在電動汽車市場上加速發展。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與國外的差距,不但不會縮小反而還會進一步擴大。”王青說。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資訊 國內環保新聞
    分享到:

    上一篇:新能源車發展計劃務虛制約產業良性發展
    上一篇:廣東中山市首赴美國招攬人才化工機械醫藥為重點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国产AV国片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欧美亚洲日本久久精品| 午夜国产精品无套| 天天爽夜夜爽8888视频精品|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