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新能源車投放將于大運會前啟動,不僅每輛車都通過中國首個新能源汽車碳賬戶平臺獲得公益補貼,而且深圳還將采取融資租賃方式,解決新能源車推廣中的資金問題。
新能源公交覆蓋全部場館
昨日,深圳市舉行“低碳大運綠色出行”活動。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吳德林表示,大運會期間交通保障車輛有3801輛,其間將投放各種新能源汽車2011輛,實現新能源汽車比例過半。
吳德林透露,新能源汽車實現大運會場館全覆蓋,賽會期間77條大運會新能源公交專線將覆蓋44個比賽場館,建立公交充電站31座,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從車型來看,這次投放的不但有混合動力、純電動,還有燃料電池車,從大小上來看,有大巴、中巴和場地車。”
每輛新能源車都獲公益補貼
新能源車不僅將在大運期間展示給外來友人,而且每輛車還將配發綠色出行低碳公益卡。
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負責人張建宇在儀式上介紹,每新增一輛新能源汽車替代普通汽車運行都將減少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為獎勵每輛運行的新能源汽車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做的貢獻,碳賬戶平臺將為每輛新能源汽車設立獨立的碳減排賬戶并配發“綠色出行低碳公益卡”通過充電結算統計行駛里程,換算出碳減排量。由專門設立的“綠色出行專項獎勵基金”,根據碳減排量,對每輛新能源車的使用給予獎勵和補貼。
昨日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深圳商聯商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簽署了《深圳新能源汽車綠色出行低碳公益卡服務合作協議》。
四方簽約融資租賃購車
投放如此巨大數量的公交車,資金問題是各大城市推廣新能源車首要突破的障礙之一,深圳顯然在探索一條市場化的道路。
昨日啟動儀式上,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深圳巴士集團、中國普天簽署了一份四方協議———《深圳大運會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購車意向書》,新能源車將采用銀行貸款的市場化道路進行推廣。
四方協議簽訂后,標志著深圳試水新能源公交車市場推廣的長效機制。
早在2009年,深圳就拋出了一個新能源汽車三年推廣方案,至2012年在公交(出租)、公務、家用車等三個重點領域,示范推廣各類新能源汽車24000輛,其中公交車4000輛(混合動力大巴3000輛,純電動公交車1000輛)、出租車2500輛、公務車2500輛、私家車15000輛。若達成目標,深圳每年可直接節約成品油約10.9萬噸,節省燃料成本約5.8億元,減少一氧化碳排放約183.1噸。
但新能源車的購買是一筆巨額數字,擺在深圳面前最直接的壓力就是資金。除購車款外,新能源車的充電設施建設和維護也是一筆巨額投入。全球首家專門經營純電動出租車的深圳鵬程電動出租車公司的負責人曾透露,充電和電池的更換是他們最“在意”的問題。在深圳發改委牽頭下,簽訂這份四方協議后,企業在8年內分期償還貸款,推動新能源車在公交領域的大規模市場化應用,而且會細致到電池由哪一方負責等問題。
■ 推廣難點
深圳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蔡羽
投放這么多車
最少需要七八億
深圳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3個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之一,深圳先后制定了《深圳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實施方案(2009-2012年)》、《深圳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實施方案》等。深圳已根據實施方案設立了總額約21.05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扶持資金,待管理辦法批復后落實執行。
目前在路上跑的公交車有五洲龍的也有比亞迪的,五洲龍的多一些。這些新能源車依據不同車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補貼,每輛車40萬元左右。以一輛車70萬-80萬元計算,加上中央與地方補貼,深圳在7月份之前要投放2011輛新能源車的話,最少還要七八個億。
所以我們在探索一個市場化的機制,以企業為主,采取融資-分期償還的辦法,推動市場化運作,但這個過程難度很大,新能源車市場化的模式需要多方面的參與和支持,比如如何說服金融機構,采用多少利率,車輛能跑多少年,車輛維修成本計算,電池和車輛的維修是否要分開來計算等等。畢竟,未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補貼都會逐步減少,深圳在嘗試用一種新的模式支持新能源車的可持續發展。
深圳巴士集團西麗車隊隊長陳共福
最頭痛售后服務
零配件買不到
我們車隊有121輛新能源車,其中101輛是天然氣車,20輛是今年3月份才落地的混合動力車。我現在最頭痛的事情就是售后服務了,尤其是天然氣車,他們的零件在外面買不到,只能到特約服務點去,而且一排隊就要等很久。這樣很影響車輛的使用效率。
從我們司機使用的情況來看,油電混合動力的大巴要比天然氣車好用,以前很擔心充電問題,但我們車隊離中山園近,所以充電不是大問題。不過司機反映這種車在起步和爬坡時沒力。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調節自己的心態和習慣適應。
天然氣大巴車問題比較多,因為這車帶著一個大氣瓶,所以傳統車能裝100多人,這個車就只能容納80多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增加發車密度來改善?,F在車隊的新能源車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天然氣車的售后配件跟不上,市場上也買不到,一旦壞了就只能擺在那了。我們自己有維修團隊,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尤其在發動機、氣瓶這樣的部位出故障,沒有零配件的情況下,我們也只能等待了。
■ 記者體驗
新能源車舒服平穩
昨日上午,“低碳大運綠色出行”深圳新能源汽車穿越車隊從市民中心開往大運會場館深圳灣體育中心,耗時約30分鐘。乘坐混合動力車感覺如何?志愿者李先生說:“沒有油煙味,空氣也很暢通,很環保?!睋隙加浾吡私獾?,穿行車隊含有兩輛綠色混合動力巴士,四輛純動力巴士。而參加這次穿行的有深圳市一些領導、志愿者,還有新聞媒體記者。
返程時,南都記者乘坐的是黑白文身的純動力巴士。據南都記者觀察到,車內空間很大,車內左右兩側設置座位很少,中間空間很大。在車內,車前和車后各有兩個電池。“很舒服,沒有什么振動,很平穩,心理上有低碳環保的感覺?!敝驹刚邚埾壬嬖V南都記者。
新能源汽車到底是怎樣的呢?純動力和混合動力又有什么區別呢?純動力巴士司機陳先生告訴南都記者說:“純動力車不用油不用氣,而用的是電,它是100%的環保,碳零排放。車上自備太陽能充電,雖電力不高,但足夠車上空調使用。當電池充滿電,可以跑250公里。當踩剎車時,發電機就斷開。當一松開油門,發電機就可以充電。”陳先生說,“混合動力車在20公里內用電,超過20公里用油,做不到完全的環保。”
采寫:南都記者 王瑩 任笑一 實習生 夏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