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服務大運會
深圳投放的新能源出租車在濱河大道巡游。魯力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馬芳)深圳為8月即將舉行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服務投放2011輛新能源汽車,占大運會交通車輛總需求3810輛的50%以上。大運期間,77條大運會新能源公交專線將全部覆蓋44個比賽場館,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均有直達場館專線。
本屆大運會預計有180個國家、地區的1.3萬多名運動員和官員出席,是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之后,中國城市舉辦的又一次國際性盛會。8月,世界各國運動員來到深圳參加大運會,大運會火炬傳遞使用新能源汽車,馬拉松比賽中新能源汽車將作為引導車,大運村和比賽場館等地都將有新能源汽車為運動員、觀眾、工作人員服務,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服務站等專項服務設施也將隨處可見。
77條新能源公交專線覆蓋所有賽館
深圳昨日在市民中心舉行“低碳大運 綠色出行”活動啟動儀式,深圳市副市長唐杰倡導市民和大運會期間參觀者響應綠色出行環保倡議,普及乘用新能源汽車。
唐杰發出倡議:“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大運期間和大運以后出行首選低碳交通方式,為舉辦低碳大運、建設低碳深圳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低碳大運 綠色出行”活動是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之后的又一次大規模公益環保宣傳活動,由深圳市政府與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合作舉辦,未來1年內將舉行各種宣傳活動、發放綠色出行交通卡、建立綠色出行碳賬戶和碳交易機制,引導市民出行時選擇低碳交通工具,達到綠色出行的效果,履行深圳舉辦一屆低碳大運的環保承諾,實現深圳大運會“不一樣的精彩”。
據悉,深圳為服務大運會投放的2011輛新能源汽車中混合動力公交車1370輛,純電動公交車279輛,純電動出租車300輛,燃料電池場地車60輛,燃料電池大巴2輛,包括大巴、中巴、出租車和殘疾車等,配套40座以上公交充電站,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賽會期間,77條大運會新能源公交專線將覆蓋分布在全市范圍內的44個比賽場館,包括直達專線、擺渡專線、常規專線等,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均有直達場館專線。
昨日上午,20多輛各種新能源汽車組成的車隊從深圳市民中心出發,前往大運會主會場——— 深圳灣體育中心,志愿者在此宣傳低碳大運精神,并宣誓“從這里開始,低碳大運綠色出行——— 我參與,我行動”。
記者乘坐新能源車隊中的比亞迪K9純電動大巴,20分鐘左右到達深圳灣體育中心,乘坐此車的志愿者稱,該車沒有汽油味、環保又舒適。
2011輛新能源汽車“深圳造”
深圳大運會投放的2011輛新能源汽車全部由五洲龍和比亞迪生產。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比亞迪、五洲龍等企業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零配件生產廠商,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及制造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市發改委副主任吳德林介紹,本屆大運會投放的混合動力大巴、純電動大巴、純電動中巴都使用了新技術,充電設施首次實現了多種車型充電兼容,并實現智能化、網絡化運營管理。此外,本屆大運會實現了新能源汽車運營規模商業化。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車輛購置資金和充電設施建設資金,為減輕財政壓力,深圳在支付總額不高于傳統燃油公交車燃油總費用的情況下,通過融資租賃方式積極探索規模化的商業運營模式。”吳德林稱,作為國家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深圳正在以舉辦大運會為契機,立足把大運會辦成低碳大運,積極探索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的商業運行模式,為此深圳正在組織實施大運會的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項目。
昨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深圳巴士集團、中國普天在“低碳大運 綠色出行”活動啟動儀式上簽署了《深圳大運會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購車意向書》。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深圳商聯商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簽署了《深圳新能源汽車綠色出行低碳公益卡服務合作協議》。
深圳是全國首批13個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之一,是首批5個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國第一個新能源車示范運行部(科技部)市(深圳市)合作的范例。
對每輛新能源車給予獎勵和補貼
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負責人張建宇在儀式上介紹,深圳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方案中的創新之一是:設立了中國首個“新能源汽車碳賬戶平臺”,完成對新能源汽車低碳減排———公益補貼的有效對接。
張建宇稱,每新增一輛新能源汽車替代普通汽車運行,都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為獎勵每輛運行的新能源汽車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作的貢獻,“新能源汽車碳賬戶平臺”將為每輛新能源汽車設獨立的碳減排賬戶,并配發“綠色出行低碳公益卡”,通過充電結算統計行駛里程,換算出碳減排量,由專門設立的“綠色出行專項獎勵基金”,根據碳減排量,對每輛新能源車的使用給予獎勵和補貼。
據悉,此次投放大運會的新能源汽車將使用便捷的刷卡式服務進行結算,這將會極大方便新能源汽車充值和充電,統計出的數據還將計算出每輛新能源汽車的行駛里程,為新能源汽車實際運行減少碳排放提供基礎依據。
大運會結束后,有關部門將通過大運會期間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數據的收集比對,對大運會新能源汽車研究分析,聯合發布深圳新能源汽車投放后的減排數據及相關成果的研究報告《2011年度深圳市綠色出行報告》。
“低碳大運 綠色出行”活動倡議:
●對于乘坐飛機前往深圳的國內外長途觀賽者,建議直接或間接購買碳信用額度,抵消因飛行所產生的碳排放,實現綠色出行;
●對于中短途參觀者,建議優先選擇火車、輪船和長途客車等公共交通方式;
●對于珠三角等周邊地區自駕車出行的參觀者,建議采用停車換乘方式,在活動舉辦地外圍乘坐公共交通及新能源公交車到達會場,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
●對于深圳城區內的參觀者,建議優先選擇公共交通、新能源公交車等環保出行方式,盡量減少私人汽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