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速鐵路建設中存在的環保問題,環境保護部近日先后發出通告,責令若限期內不履行環保責任將“叫停”膠濟鐵路客運專線,責令天津至秦皇島客運專線未通過環保評價前停止建設。輿論普遍認為,這是政府部門依法行政,進一步推動相關行業、重點領域科學發展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高速鐵路的建設取得長足發展,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交通出行等做出重要貢獻。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在加快建設高鐵的同時,更加注重交通發展的總體規劃,更加注重建設速度和實際效益,更加注重項目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成為必須面對的課題。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向津秦鐵路客運專線有限公司下發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是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之規定。
而此前,環保部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現場調查發現,天津至秦皇島客運專線項目建設地點部分發生改變,但沒有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文件,遂下發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加之此前對膠濟鐵路客運專線的警告,均屬于依法履行環境監督執法職責。
其實,針對發展中影響環境的行為,環保部一直都沒有停止開出的罰單。就在今天,一張新罰單——對山西潞安集團司馬煤業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也在其官方網站上“亮”了出來。營業執照,法人代表,詳細地址,環境違法事實和證據,責令改正和行政處罰的依據、種類,責令改正和行政處罰決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一應俱全。
從環保部門近期發出的系列“罰單”中,一方面,人們感受到的是政府部門保護環境、推動科學發展的堅強決心;另一方面,也不難讀出這項工作推動的艱難。
堅定不移地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是“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十二五”規劃綱要將年均經濟增長目標定為7%,比“十一五”預期目標降低了0.5個百分點,更大大低于11%的“十一五”實際增速。而這一目標的實現,無疑需要各行業、各領域的共同參與和共同努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兩個高鐵建設項目的“叫停”,不但是環境保護的需要,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值得稱許。
摘編自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文/張宗堂、余曉潔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