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5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八國集團(G8)峰會昨天(26日)在法國度假勝地多維爾拉開帷幕。除了債務危機,核安全也引起各方關注。有消息指出,日本首相菅直人將在峰會上宣布日本新能源政策,鼓勵使用包括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對此,中央臺記者張加寧對話清華大學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來看他的解讀。
記者:劉教授,我們也看到日本首相菅直人這次在八國峰會上特別提出了利用清潔能源的想法,您覺得日本具體會有哪些步驟呢?
劉江永:這次菅直人首相做了表態,今后要考慮進一步加強太陽能、風能等其他生物能源開發,這次他特別強調的是太陽能,表示日本未來爭取把太陽能發電在整個供電計劃里的比重提高到20%。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降低成本,目前日本一家住戶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大概需要700萬日元,這樣的成本對于一般用戶來說難以承受,所以日本考慮在2020年之前把發電成本降到目前的1/3,到2030年或者2050年降低到目前的1/6。
記者:我們也看到這次福島核泄漏事件之后,歐洲的國家有不同的反映,比如德國有一些反對利用核電的聲音,這次在八國峰會上德國和法國有一些怎樣的表態呢?
劉江永:八國峰會所反映出來的立場有所不同,德國國內民調顯示,在福島核電站之后,德國公眾對核能利用有抵觸,所以德國一是利用風能,一是利用太陽能,日本今后將傾向于德國模式。另一方面,法國在整個歐洲,甚至在全球的核能發電占整個供電當比重是最高的,大概達到70%左右,所以法國總統強調堅持核能發電。
記者:其實我們也知道,日本之所以利用核能就是要降低碳排放,日本電力需求量非常大,如果減少核能發電,填補這個缺口。今后日本還要在哪些方面繼續努力呢?
劉江永:供電缺口日本考慮將來太陽能和風能來解決。中國在風能、太陽能發電利用方面借鑒了國際上許多先進技術,在日本未來災后重建中,特別是太陽能和風能的利用方面,中國廠家可以從中尋找合作機會,因為日本的重點不是技術沒有得到商業化運用,而是成本過高,如何突破這個瓶頸恐怕是未來發展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