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建成投入運行20座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達302萬噸/日,同時加快了污水管網的建設。接下來,我市將繼續強力推進在建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系統的建設,確保布吉、埔地嚇等11座在建污水處理廠在大運會召開前投入使用,同時加快開展河涌綜合整治,加強環境監管,確保河流水質明顯好轉。
在國內率先開展空氣質量預報
如今,天氣預報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自今年8月起,深圳市民將在國內率先享受到另一項服務——空氣質量預報服務。
我市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系統可進行48小時空氣質量預報,將與國際發達國家水平同步。大運會后將開展常態空氣質量預報服務,深圳將成為國內首個開展這項服務的城市。目前,我市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在國內領先,共布設586個常規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建成以“中控站、指揮系統、應急車”為基礎的“三位一體”應急監測系統。
一季度我市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市環境空氣質量保持良好水平,其中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優)和二級標準(良)的天數共計87天;全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深圳河、龍崗河和坪山河上游水質較好,新洲河、茅洲河、福田河、皇崗河等污染有所減輕;輻射環境未出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