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我國中東部幾個省份的旱情主要是持續少雨造成的,旱情對當地生態環境保護造成了較大影響。
旱情影響正在評估中
李干杰介紹,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發生干旱,鄱陽湖、洞庭湖、洪湖等幾個大的湖泊水位降到了非常低的位置,近幾十年來都是非常罕見的。造成干旱的原因主要是持續少雨造成的。旱情造成的影響正在分析評估之中。
他表示,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講,這次旱情造成的影響比較大。
一是對這些地方的水質,尤其是主要湖泊的水質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從目前的監測數據上來看,由于湖區的水量出現大幅減少,今年3-4月份湖泊水質較去年同期有明顯的下降。
二是對湖區的濕地以及候鳥的生存造成了影響。比如洞庭湖東部的濕地保護區,有2萬多畝濕地已經干涸,生態環境受到損害。
在回應“三峽大壩加劇旱情”的相關質疑時,李干杰表示,關于這次干旱的影響,我們認為主要是持續少雨所造成的。干旱對當地生態方面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評估。關于如何減少這次干旱的影響,以及如何防止再次發生干旱,也正在進行研究,以便將來制定適當的政策和措施來減少干旱的影響。
未收到鄱陽湖建壩申請
在回應記者“江西宣布要在鄱陽湖建大壩,是否獲得環保部批準”的問題時,李干杰表示,“關于鄱陽湖建壩的事情,我聽到了這方面的一些信息,但是掌握得并不確切。”環保部還沒有收到有關這方面工程的環評申請,也沒有進行這方面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審查和評估工作。
干旱將不同程度緩解
另據了解,中央氣象臺6月3日11時解除長江中下游地區氣象干旱黃色預警。
據監測,6月2日8時至6月3日8時,長江中下游出現1-10毫米,局部地區10-25毫米的降水。中央氣象臺預計,6月4-6日,長江中下游氣象干旱區的大部地區將普降小到中雨或雷陣雨,其中,湖北東部、蘇皖南部、浙江大部、江西北部、湖南中北部、貴州東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局地有大暴雨。氣象干旱將會得到不同程度緩解。因此長江中下游地區干旱黃色預警解除。
隨后,中央氣象臺6月3日18時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6月3日20時到4日20時,重慶東南部、貴州東北部、湖南中北部、湖北東部、安徽中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貴州東北部、湖南北部、湖北東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
去年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我國七大水系
總體為輕度污染
據新華社電 環境保護部昨日發布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部分環境質量指標持續好轉,但環境總體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公報顯示,全國地表水污染依然較重。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等七大水系總體為輕度污染。204條河流409個國控斷面中,Ⅰ至Ⅲ類、Ⅳ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59.9%、23.7%和16.4%。長江、珠江總體水質良好,松花江、淮河為輕度污染,黃河、遼河為中度污染,海河為重度污染。
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一、二類海水比例為62.7%,三類海水為14.1%,四類和劣四類海水為23.2%。四大海區中,黃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差,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
公報還顯示,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較重;酸雨分布區域保持穩定,但酸雨污染仍較重。全國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輻射環境質量總體也良好。同時,全國部分生態系統功能有所改善,但主要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