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是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的服務機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積極發展節能服務產業,是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節能提高能效、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有力措施,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客觀需要。
2002年以來,本市合同能源管理工作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激勵、平臺服務、宣傳培訓等方面逐步推進,取得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一是專業推進機構成立最早。2002年,由原市經委發起,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等12個部門就組成成立了“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導委員會”,成為全國最早成立合同能源專門指導管理機構的地區。指導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全市合同能源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政策體系最為完備。自2010年4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25號)之后,上海市高度重視,快速響應,于5月26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通知意見(滬府辦發〔2010〕21號),結合本市實際情況,提出培育市場、體系建設、融資優惠、財稅扶持、環境優化等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緊隨其后,上海市相繼出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辦法、節能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辦法、節能量審核機構管理辦法、稅收優惠落實政策等相關配套政策,目前已形成在全國范圍內最為完備的政策扶持體系。三是財政支持力度最大。目前,對達到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項目,上海市給予配套,補貼標準合計達到600元/噸標準煤,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另外,上海市還對達不到中央支持門檻而滿足本市支持范圍的,給予500元/噸標準煤或者不超過投資總額的30%予以獎勵。四是備案企業數量位居前列。2010年以來,全市節能服務企業通過國家或市備案的單位由原來的60家增加至153家,其中,63家企業節能服務公司獲得國家備案資格,成為繼北京、山東之后,備案公司最多的地區之一;企業注冊資金超過1000萬元的合同能源單位有33家,備案企業創造就業崗位5000人以上,實現產值約50億元,寶鋼、申能、上汽等知名企業相繼成立了專業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并獲得國家備案資格,一批專精特色的中小型節能服務企業也基本取得備案資格,全市節能服務產業格局雛形基本形成,產業加速壯大,發展蓄勢待發。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