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機動車已經實行環保檢測。(資料片)本報記者 劉紅杰《山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屆時上路機動車都必須取得環保標志...">
青島機動車已經實行環保檢測。(資料片)
本報記者 劉紅杰
《山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屆時上路機動車都必須取得環保標志綠標或黃標。這是治理我省大氣污染的一個重大舉措,也引發了眾多質疑。13日,省環保廳回應質疑時表示,環保部門絕不從中收取任何費用。
【質疑—】
安檢也測尾氣,咋還要環檢
對此,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處長董秀娟給記者列舉了這樣一串數據:根據濟南、青島、淄博等市2008年調查分析,機動車排氣污染物占城市大氣污染物排放分擔率高達40%-60%。截至2010年底,全省機動車保有量為2037萬輛,其中汽車保有量為843萬輛,且以年均14.9%的增長率增長,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刻不容緩。
“目前,安檢中,對汽車尾氣檢測使用的是怠速檢測法,這是在汽車發動機無負荷運轉狀態下的檢測方法,既不能代表車輛正常運行狀況,又不能對氮氧化物進行監控,存在一定局限性。環檢中,采用的是簡易瞬態工況檢測法,是模擬車輛在不同道路狀況下行駛時污染物排放狀況的檢測方法,能較準確反映實際排放狀況。”董秀娟說。
【質疑二】
環檢機構與環保部門有無利益關系
董秀娟說,環保檢驗實行專業化、市場化和社會化,環保檢驗機構資質的核準主要采取社會招投標形式來運作,對檢驗機構由委托辦理變為資質許可,擺脫部門利益。
“委托辦理的收費是行政事業型收費,而資質許可的收費是一種經營性收費,與環保部門沒有任何利益關系。具體收費標準由省價格主管部門測算核定。”
董秀娟說,環保部門核發機動車環保檢驗標志、對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督抽測、對檢驗機構的監督性抽測及校正,均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質疑三】
環檢、安檢能否一站式完成
董秀娟說,《條例》規定,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眾等原則,編制全省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發展規劃。新建環檢機構應當依托已有的安檢機構建設或與已有的安檢機構同地建設。
“在實踐中,省環保廳一直鼓勵‘環檢與安檢一站式服務’,我們的做法是依據檢驗機構的申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驗收。目前取得資質的環保檢驗機構中,有20%以上的機構實行了‘環檢與安檢一站式’綜合服務。”
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副處長嚴衛補充說,《條例》實施后,“一站式服務”是大趨勢。對于前期已經存在的不同地的環檢機構,同地檢驗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場地和設備的局限性,這需要政府協調。
【質疑四】
環檢會不會交錢就給黃綠標
董秀娟說,環保部門將建立機動車環保檢驗網絡,使檢驗機構與環保部門聯網,對檢驗機構實施實時監控;并建立若干機動車環保檢驗移動監控平臺,對環保檢驗機構進行監督性抽測。
“我們還要建立省級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性監控平臺,對檢驗機構的儀器設備、人員規范操作進行監管,并建立公安、環保、交通三部門機動車檢驗信息共享制度和機動車檢驗信息社會公開制度,實現三部門和全社會共同監督。”
“有一點要明確,公眾利益不單單是車主的利益,更是全體老百姓的利益。我省800多萬輛汽車排放的污染物,是要9000多萬山東人民共同承擔的。不是有錢就能買到更好的空氣,大氣治理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的目標都應該是一致的。”董秀娟說。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