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日喀則6月16日消息(記者蔣琦)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西藏地處“世界屋脊”,有著豐富的新能源資源,其中,水能,地熱能和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風能和生物質能也比較豐富。西藏的新能源建設,改變了藏族群眾的生活。
目前,西藏農牧區實施推廣的新能源建設項目主要以農村戶用沼氣為主。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國家累計在西藏投資9.1億元,批復西藏自治區59個縣推廣實施農村戶用沼氣20萬座。截止到去年底,全區累計完成農村戶用沼氣建設15萬座,使近75萬農牧民用上了方便清潔的沼氣。
這幾天,記者從拉薩采訪到日喀則,沿途所見農牧民的藏式樓房上,大多都安置有一排排的家庭用太陽能,在高原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我們走訪了一些人家,院子里安放著一米見方的太陽灶,雖然看著結構很簡單,但藏族同胞給我們燒茶時,把茶壺放上去,一刻鐘左右就燒開了水,非常方便。
在西藏農牧區,農村沼氣項目是一項重大的民生項目,也是生態重點工程。通過實施,目前已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它徹底改變了農牧區群眾“煙熏火燎”的傳統生活方式,不僅使農村的資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通過改廚,改廁,改院等建設,把農村的秸桿,糞便,垃圾等三廢變為燃料,飼料,肥料等三寶,明顯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村容整潔。
從保護生態來看,一座沼氣池每年可以替代燒柴1.5噸左右,相當于3.5畝林地的年生物蓄積量,產生的沼肥可以滿足2-3畝的無公害蔬菜的用肥需求,可以減少兩成以上的農藥和化肥施用量。
“十二五”期間,一是繼續爭取農村沼氣項目建設,重點加強以沼氣維修為主的農牧區綜合服務站建設;二是制定和完善農村能源建設的相關配套政策與措施,加快推進農牧區適用節能技術和發展優質清潔能源,優化農牧區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