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苛政猛于虎也”,大意是說統治者的暴政比兇猛的老虎更為可怕。由此推論,人心的惡有時候甚至比兇猛的老虎更令人恐懼。然而,黑暗也有其作用,那就是:它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到人性的丑惡和兇殘,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今天,我要說的是另一個可怕的現象——浪費。這種可怕不僅僅是表面的黑暗,而是以惡小而為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浪費惡習一旦養成,無異于洪水猛獸,絕非誑語,讓我們觀看一組數字吧。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的浪費現象讓我們觸目驚心。一年一千億的數字,讓人驚恐一堆殘羹剩飯的力量,在巨大浪費之后是人們對節約意識的淡漠。然而可笑的是,與此同時,每一分鐘,世界上就有一個因為饑餓而離開的貧困兒童,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仍有7.9億人(超過發展中國家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得不到足夠的食物來滿足他們每天基本的營養需要。想起一句古詩:“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生活在這個豐衣足食時代的我們,是否還記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也許沒有多少人還記得了吧,事實就是如此。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的日益富足,“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之一。在全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40%。我國的山東地區甚至被劃為極度缺水地區。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水資源缺乏的今天,浪費水的現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的廣告隨處可見,但是否得到人們的真正重視?我看未必。其實,中國并不缺“水”,但卻缺好水,即可以飲用的水,如果人們再沒有節制地浪費水資源,恐怕以后只能望水興嘆了。
自從愛迪生發明電燈之后,城市便霓虹閃爍,五光十色的燈光讓人眼花繚亂。與此同時,每年因為這些美麗的燈光造成的浪費也不容小覷。我國是用電大國,電站數量也是世界第一,為何年年拉閘限電,還是未能緩解電荒?拋卻客觀原因不說么,每年因為生活用電的浪費就高達數十億元之多。
糧食荒,水荒,電荒,每年各種“荒”讓人心惶惶,而這背后折射出的是人們在節約能源意識上的淡漠。古語有云:“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種生活細節的漠視讓浪費之風有越演越烈之勢。
所幸,“地球一小時”的熄燈活動已深入人心,時代的發展讓這種認識日漸提高,相信,這種涓涓細流的觀念沖洗,必將帶來全新的改變。
稿源:紅網 作者:陳詩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