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6月22日訊(記者 王悅) 日前,一艘長得像挖掘機的新型打滸機在小港碼頭亮相 ,它是國內首艘環保打滸清淤船,能24小時作業,兩分鐘能清理3平方米滸苔。以往的吸苔船僅能在水上作業,脫水打包機則僅限于岸邊工作,而這艘打滸清淤船可通海陸,長2公里直徑達200毫米的輸送管可直接將過濾后的滸苔輸送上岸邊卡車,避免靠岸堆放造成的污染。若滸苔來犯,可隨時投入使用。
新型打滸清淤船亮相
6月 22日,在小港碼頭,記者遠遠就看見一艘長得像挖掘機的機器,依托在一艘船上,將抓斗伸向海水里,提起來時海水四濺。據介紹,這是一艘新研發的環保型打滸清淤船。“2008年滸苔登陸島城時,我們就對人工打撈的效果產生了思考,并決定聯合德國公司,引進世界先進技術,用機械化作業的方式,實現滸苔打撈全天化。”青島國海邁斯特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國說道。去年,他們成功研制了國內首艘環保型打滸清淤船,其特點是,平時主要用來清淤,打滸時不用改裝就能立即投入使用。
張志國介紹說,這艘船造價約2700萬元,使用一天的費用不到2萬元。他算了一筆賬,一艘打撈漁船一天花費800元,而這種新型打滸機可頂40至50艘小漁船的工作量。
一把能抓3平方米滸苔
記者發現,打滸清淤船排水量很大,在其前方立著一臺紅色挖掘機,底座已經和船體固定在一起了。船體中間,是一個巨大的過濾盆,盆下就是整臺機器的核心部位,也就是攪拌和加壓設施。挖掘機抓斗的“長臂”達7米多長,抓斗上面密布著許多直徑不到1厘米的小孔,可以確保在打撈時過濾掉滸苔中的海水。
抓斗一次能夠將3平方米的滸苔打撈上來,然后直接放到過濾盆上,將其中的垃圾雜物隔離開來,并進一步過濾海水,這期間僅用2分種的時間。經過這一步,純凈的滸苔被送到攪拌加壓設施艙里,通過進一步攪拌,滸苔中的水分被擠干,然后利用高壓將其直接通過輸送管道送到岸上。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輸送管道足有2公里長,直徑達200毫米,足夠輸送滸苔。“這個管子能直接通到岸邊的卡車上,這樣就可以直接運走,很省時間。”工作人員介紹。船兩側和后部共有3根立柱 ,可直接插到海底,確保船體平穩,這樣,挖掘機司機作業時也會更加平穩。
可以避免二次污染
“跟以往的打滸機相比,這種打滸清淤船主打的就是環保牌,船在海里作業,直接就可以把擠干了的滸苔輸送到車上,避免在陸地堆積打包時的二次污染。”張志國說,以往吸苔船僅能從海上吞滸,不能對滸苔做烘干處理,也僅限于海上作業,而脫水打包機,又限于岸邊工作,要把海上清理的滸苔在岸邊加工,打滸清淤船雖然是船,但是通過輸送管可以直接通陸地,所以很環保 。如果滸苔影響青島前海,他們會隨時聽從政府安排投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