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俊 記者 張思凱 報道
本報濟南訊 “力爭‘十二五’末年銷售收入達到2700億元,利潤超過270億元,‘十二五’邁進世界500強……”日前,在接受包括本報在內的全國50余家媒體記者聯合采訪時,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卜昌森的話語鏗鏘有力。
進軍世界500強,山東能源集團不只有豪言壯語,而且有充足的底氣。2010年,山東能源集團六大權屬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60億元、利潤139億元。在山東省屬國有企業中,山東能源集團資產第二、利潤第一;而在中國業已重組的能源集團中,山東能源集團煤炭產量排名第六!
今年3月21日,在新礦、棗礦、淄礦、肥礦、臨礦和龍礦基礎上組建的山東能源集團正式揭牌成立,這一注冊資本100億元、擁有23萬員工、資產總額1300億元的能源航母,是我省實施大集團戰略的又一新的里程碑。
按照山東能源集團掌門人卜昌森的規劃,未來的山東能源集團要以規模增長與價值增長并重,傳統能源與新型能源發展并行,產業運作與資本運營并舉,實現內涵發展、綠色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安全發展。而這,正是山東能源集團沖擊世界500強的戰略路徑。
“為了確保這一路線圖每一步都留下閃光的足跡,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抓牢三個關鍵點、打好六大攻堅戰’。”卜昌森對記者說。
據介紹,“三個關鍵點”分別為發展戰略和規劃、企業管控、企業文化,并以“三個關鍵點”為核心,編制了山東能源的“十二五”發展總規劃,《現代物流產業規劃》、《新能源產業規劃》等六個子規劃也正在編制之中。上述規劃的核心內容是:“十二五”期間通過做大做強煤炭主業,大力發展傳統能源、新能源、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優化和創新發展煤炭化工、醫療健康等產業,力爭“十二五”末主要經濟指標翻一番,建成核心競爭力突出的國際化、現代化大型能源集團,邁入世界500強。
事實證明,“三個關鍵點”確保了山東能源集團從正式起航就目標同向、發展同步、上下同心,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今年1—5月份,山東能源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30億元、利潤76.8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0%。
與“三個關鍵點”相映襯,山東能源集團還以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一系列難題為宗旨,高調提出了打好“六大攻堅戰”,進而推動企業步入安全發展、內涵發展、轉型發展和跨越發展的良性軌道。
打好資源開發攻堅戰。抓住國家支持大型煤炭集團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以資源開發、重組整合為切入點,采取收購、參股、托管等方式,加大優質資源獲取力度。
打好結構調整攻堅戰。傳統能源產業在以煤為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煤炭地下氣化和油頁巖煉油技術優勢,積極進軍油、氣、電領域;新型能源產業將整合提升集團公司現有的LED、多晶硅、光伏發電等產業,積極進軍風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產業;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力爭到2013年在主業結構中的比重達到30%以上。
打好資本運營攻堅戰。按照產業及業務板塊進行重組整合,建立煤炭、現代物流、煤化工、裝備制造、醫療健康等專業化公司,通過IPO或借殼方式,力爭在3年至5年的時間內,培育、構建形成煤基產業群整體上市公司和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組成的架構體系。
打好自主創新攻堅戰。以國家級技術中心、泰山學者崗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平臺,著力推進與科研院所的戰略聯盟,采取購買核心技術、兼并高科技企業等方式,建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技術研發、孵化和示范基地,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建成4—6個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和3—5個國家級技術中心。
打好人才開發攻堅戰。統籌抓好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引進一批具有領軍作用的學科帶頭人、在重點產業領域掌握關鍵技術的實用型人才、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創業團隊以及熟悉資本運作和金融管理的專家人才。
打好安全生產攻堅戰。逐步構建起科學合理、權責明確的安全管理體系,力爭“十二五”期間全部礦井達到國家一級安全質量標準化水平。
“六大攻堅戰”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打響,6月10日,山東能源集團面向全國誠聘111名企業高管和技術人才,截至6月23日,報名者已突破5000人。制約其他企業跨越式發展的資金問題,山東能源集團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急速破題:前不久,山東能源集團與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四大國有銀行向山東能源提供總額達2200億元的授信額度。
有了資金和人才的托舉,山東能源集團邁向500強的腳步也將更加堅實和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