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6月27日訊(記者 李小夢)今天上午,天橋區委、區政府舉行濟南化工產業園項目入園集中簽約儀式,總投資近30億元的9個新型工業項目集中入園,預計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近200億元。隨著這9個工業項目開工建設,市政府為園區掛牌的“濟南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也將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并帶動我市新材料產業走上發展“快車道”。
濟南化工產業園是我省最年輕的省級開發區,2006年在零業績的空地上起步,先后建成并投用了園區鐵路專用線、中水外排管線、220KV變電站、110KV變電站、專用自來水廠、供水管線、天然氣管線及供熱站等一批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園區消防站、建邦大橋北岸接線工程等項目也將于今年竣工,具備了大型工業項目落地的承載能力。
今年5月,市政府與中國化工集團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意向,中國化工集團將在濟南化工產業園投資120億元,建設150萬噸催化熱裂解和60萬噸精對苯二甲酸兩個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重點項目。此次進入濟南化工產業園的9個工業項目分別是淄博聯碳化學有限公司60萬噸碳四深加工項目、山東建邦集團200萬噸油田輕烴綜合利用項目、東明天合納米分子篩項目、山東美克礦物復合新材料項目、長城電器集團山東有限公司產業基地項目、凱萊電氣設備有限公司電氣項目、耀華超白玻璃項目、濟南貝妮高端印務項目和濟南皇冠油墨增資擴建項目,預計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近200億元、利稅25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近千個,能夠有效帶動我市黃河以北地區的經濟發展。
利用科技招商、大項目招商、智力招商、環境招商“四大引擎”,濟南化工產業園成功引進百億元大項目,成為我市發展石化及新材料產業的重要基地,形成全市經濟“北跨”的強大引擎,助推濟南新材料產業走上發展“快車道”。
科技招商,攜手高校轉化科研成果,借力山東大學及知名科研院所,為科研、技術、人才、市場的多元融合搭建高起點平臺,
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將科研成果作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源和核心,積極探索資本與知識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大項目招商,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和園區特色,創造機會同國內外大工業集團交流合作,緊抓石化及新材料產業龍頭企業,以“大”招“優”,逐步形成以新材料、精細化工為主的產業鏈乃至產業集群,打造全省一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智力招商,引進有大型化工企業總經理任職經歷的化工領域專家及專業團隊,圍繞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設方向包裝出讓項目,以“智”引“資”,開創產業發展新局面。環境招商,天橋區委、區政府設立工業發展專項基金,全部用于支持園區發展,以高標準基礎配套的硬件設施和全方位的優質服務,為企業打造優越的投資環境,讓企業安心建設、放心生產、舒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