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嘴發電站開閘放水。攝影:張一夫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一夫、侯偉):西藏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出特有的魅力,然而,雪域高原供電的艱難卻鮮為人知。為滿足西藏不斷增長的用電量需求,西藏利用水資源儲量豐富的特點,發展水電建設。記者近日探訪了新近建成、并網發電的老虎嘴水電站,并采訪了長期駐扎西藏的武警水電部隊部分官兵。注重環保、注重為當地百姓謀實效,是西藏水電工程發展的最大特點。
負責老虎嘴水電站開發建設的白學斌早在1994年就來到西藏,和戰友們一起參與到“世界屋脊”的水電建設事業中來。對于那時夜晚的拉薩,白學斌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94年的時候,拉薩晚上是一片漆黑,(拉薩)北京路、金珠路上那路燈都不亮,每個商家門口都擺放一個汽油發電機。”
為支援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滿足高原同胞的用電需求,白學斌所在的部隊已參與了23項水利工程建設,其中18項已經完工。白學斌的戰友、武警水電第三總隊副政治委員曾瑞華說:“這二十多座水電站就占了西藏整個水電站裝機容量的百分之七十五點幾,我們這支部隊應該就是為西藏(的建設)而誕生、而組建的。”
老虎嘴發電站內的三臺機組。攝影:張一夫
西藏水能資源的技術可開發量在中國排名第一,理論蘊藏量在中國排名第二。對于在西藏積極發展水電的意義和必要性,武警水電部隊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馬長軍表示:“火電又沒有,(因為)這還沒有煤啊,核電又不行,那讓它用什么電?它只能是發展水電,它的水資源非常的豐富。”
新近并網發電的老虎嘴水電站,總投資達12.88億元人民幣,安裝了3臺3.4萬千瓦的發電機組,是西藏自治區迄今為止已建成的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而高達84米的混凝土大壩,更是創下了西藏水電大壩的高程之最。雖然工程浩繁,但是白學斌和他的戰友對建設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工作絲毫不敢懈怠,他說:“(本著)駐扎一方,造福一方的態度,我們非常重視環保,(包括)野生動物保護、森林保護這些。像老虎嘴電站,垃圾我們就是統一收集,由汽車拉八十公里外八一(鎮)垃圾場統一處理,(使用過的)生活水達到標準才排放到這個巴河里邊。施工好,把這個現有的環境保護好,讓它早日發揮效益,這是我們的宗旨。”
白學斌提到的巴河是尼洋河的支流,也是雅魯藏布江的二級支流,老虎嘴水電站正建在巴河干流上。隨著老虎嘴水電站的建成,藏中電網缺電的局面得到了進一步緩解。馬長軍表示,該電站的建成給西藏百姓帶去了實惠,但并不會影響下游的供水。他說:“在這發電了,(算是)給西藏老百姓做點實實在在的事兒。修了這個水(電站)以后,不是水放到這不能走了,它下面的總的供給量沒有變。”
高峽出平湖。攝影:張一夫
雖然水電站建設取得成效,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西藏的綜合用電量仍在以每年20%至25%的速度增長。
為了進一步滿足西藏用電需求,中國中央政府還啟動了被譽為“電力天路”的青藏聯網工程,要將內地的電經青海格爾木輸入西藏,在枯水季節外調電力支援西藏,徹底優化西藏電力供應結構,確保西藏人民生活的安定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