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 毛巾能擰出維生素,起到潤膚保濕的作用;也沒準,一杯醇香咖啡背后的渣,也可以成為猶如第二層肌膚的內衣……這絕不是女人天生愛幻想的特點在作祟,在上個月舉辦的青島國際時裝周上,這些讓人大開眼界的環保時尚品,競相閃亮登場。
What?時尚和環保不是一對宿敵嗎?曾幾何時,大牌們還在優越感十足地暴曬發布秀背后節節攀升的燒金數字,沒有最奢,只有更奢,紙醉金迷得令人瘋狂。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隨著低碳概念的不斷滲透,環保越來越成為時尚界最熱門的關鍵詞,高高在上的品牌大佬們越來越多地擔負起社會責任,Gucci、Giorgio Armani 和Bulgari 每件物品都含有非洲兒童基金會或其他慈善組織的捐贈;Louis Vuitton則開出了“碳清單”,寧可推遲新貨上架的時間也要奔著低碳而去,同時打起有機牌,推出有機服裝。
一場場環保秀成了養眼的風景,為呼吁環保奮勇裸體的明星與凡人輩出,成了最詭異的噱頭,廢報紙、蔬果鮮花、塑料甚至垃圾都可以登上T臺。時尚對環保的需求,真正考驗的是設計師,合理而創意的設計能實現最大程度的節約。
環保時尚正全球流行,它帶來的是種自然美,更是一種全新的、健康的生活觀和時尚觀,是與自然恰到好處的融合,遠沒有“血拼”那么慘烈。價格昂貴、設計復雜的手袋,還是幾十元錢就可以淘到的精美環保袋?熱衷一次性用品的便利,還是不厭其煩使用自帶生活用品?做每個換季都要在商場打轉的“新款控”,還是少而精地選擇經典款的呵護?這看起來是私人事件,事實上更事關環保大計。
無論社會怎么發展,人性本身都是值得尊重和順應的,奢侈品和大牌可以點綴裝飾生活,卻不是幸福的必需品。在歐洲,不管櫥窗外云集了多少探頭張望的觀光客,周末的商場是閉門謝客的,人們紛紛走出戶外,在清風綠草湖水陽光中,讀書、騎車或徒步,“生命在于運動”,真正的時尚和休閑,是讓自己有時間從欲望都市中抽身,和大自然有段親密融合的好時光。
(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