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8月13日電 (記者 唐貴江)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副主任林翰章13日透露,2008-2010年以來,深圳市用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分別達到了219億元和234億元、273億元。據悉,通過治理,深圳已初步實現了水清岸綠的目標。
深圳大運會13日正如火如荼地舉行,深圳市的“綠色大運”承諾兌現得如何,這一話題也引發外界關注。深圳市13日舉行以“綠色大運”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林翰章就是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
林翰章稱,這筆環保投資主要分四塊投入,一個是環境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個是工業污染防治,還有一塊就是污染治理運行的費用,以及環境管理能力的建設。
據悉,為辦成“綠色”大運,深圳市全面系統梳理了大運會各環境影響要素,開展了空氣、水、噪聲等環境綜合整治,以及加大治污保潔、節能減排和綠道網的建設,采取有效的綜合措施,確保“綠色大運”目標的實現。
截至目前,深圳在建綠色建筑面積突破1000萬平方米,涉及總投資600億元,節能建筑面積突破5000萬平方米;并提出構建省立綠道、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的三級綠島網,目前深圳已建設省立綠道達335公里。
在綠化方面,深圳共完成道路綠化升級改造任務520項,新增綠化面積2622.5公頃;新建和改造各類公園361個,全市共建各類公園824個,成為全國公園數量最多的城市。目前,深圳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已達45.0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6.4平方米。
林翰章表示,在水環境保障方面,2005-2010年河流水質持續改善,河流綜合污染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黑臭現象逐步緩解,到2011年全市河流水質整體繼續好轉,上半年新洲河、福田河、大沙河等河流水質綜合污染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降,基本達到景觀水體的要求,初步實現了水清岸綠的目標。完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