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8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一條題為《云南曲靖5000噸鉻渣被倒入水庫 污染水被排入南盤江》的新聞引發了多方關注,其中“鉻渣”和“南盤江”這兩個關鍵詞讓人十分揪心,“鉻渣”是一種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工業廢料,而“南盤江”則是我國南方最大河系珠江的正源。
不少網友通過微博表達對了珠江飲水安全的擔憂,相關的猜測也有愈演愈烈之勢。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鉻渣的污染范圍到底有多大?污水是否已經流入珠江?
早在8月10日,《云南信息報》記者馮蔚等一行人就前往鉻渣的傾倒地——云南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進行了調查采訪,《新聞縱橫》值班編輯馬文佳昨晚聯系到了馮蔚,他向我們描述了當天在現場他看到的情況。
馮蔚:我們在當地村干部帶領下走上一條山路,發現路兩邊土壤顏色很詭異,有白色、黃色、紫色,明顯不是當地土壤顏色,地上還有一些小顆粒,非常小像石子一樣。當地村民說這就是鉻渣,但肉眼分辨不出,基本和石頭一樣。在靠近這些堆廢渣的地方有一些松樹,都已經死了,堆過廢渣地方寸草不生,滿目瘡痍,可能是司機這倒一點那倒一點,最大的一塊是半個籃球場那么大,而一路上到處都是,當地村民說,當時把這些廢渣清走的時候,連同廢渣下面半米多的土都挖了,但是就算挖了土以后,現在還是留下了一些白的、黃的、紫的詭異色彩。
6月12號,當地環保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后,用3天時間將鉻渣和部分污染的土壤運回了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馮蔚一行人看到的是現場清理2個月后場景。那么,水庫中的污水是否流入了南盤江?馮蔚告訴我們他們的實地調查結果。
馮蔚:出了這個事以后,當地環保部門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發現,離曲靖市麒麟區楊旗營村相當近的叉沖水庫,就是當地村委會自己建的小型水庫里面的水主要用于灌溉農田,喂牲口,本地村民飲水都是自來水,所以沒有影響,里邊鉻的含量超過正常數值將近200多倍,準確說跟南盤江沒有直接連通,只不過是把水庫和水塘里的水處理完以后,才建了一條專門的管道把這個水排到南盤江里面去。
■名詞解釋
六價鉻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極毒物,皮膚接觸可能導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對環境有持久危險性。但這些是六價鉻的特性,鉻金屬、三價或四價鉻并不具有這些毒性。六價鉻是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它可通過消化、呼吸道、皮膚及粘膜侵入人體。
鉻渣的傾倒地之一是越州鎮楊旗營村后的小山上,受到影響的是村里的非飲用水源——叉沖水庫。馮蔚的調查結果,得到了一同前往現場的網友董如彬的認同。網名叫“邊民”的董如彬,一直在跟進曲靖的鉻渣污染事件。這些鉻渣有多少流入了水庫呢?昨晚他接受《新聞縱橫》采訪時這樣描述。
董如彬:我們大約看了5、6個鉻渣的拋放點,總共這家化工廠鉻渣被運出來拋在這個山上是有5000噸,后來由于正好下了一場雨,鉻毒就滲漏進了水庫,牲畜飲了水就緊急死亡。山下面叫叉沖水庫的這個小水庫,水庫的容積是20到30萬立方米,目前是干旱季節,積的水蓄的水肯定沒有那么多,可能有幾萬噸,十萬噸的樣子,但是村民對鉻這種重金屬的有害和毒性并沒有什么認識。
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為什么會把有毒的鉻渣傾倒在距離它大約40公里的村子中?云南省環保部門對此是如何應對的?云南曲靖市宣傳部長何華昨晚在接受《新聞縱橫》值班編輯馬文佳專訪時,對一些外界質疑進行了回應。
何華:這個事不是現在發現才來處置的事情,這個事從接到村民舉報開始處置,在6月份,而且在三天之內已經把現場的鉻渣全部已經清運干凈。很多網民誤解說,是不是現在媒體曝了才來關注這個事,才處理這個事,不是這么回事。
第二,有一些網上報道說5千噸廢渣被倒入南盤江,或者倒入水庫,從現在掌握了解的情況看,不是這么回事,司機當時應該把這個渣塊運到有協議處理的地方處理廠,但是司機為圖方便,就在半路上把它倒掉。現在從公安這邊了解到的情況,第一次傾倒是4月28日,一直倒到6月12號。
我們接到村民的舉報開始處置這個事情,它沒有被直接的倒入到水中,對當地確實是產生一些影響,但沒有人員傷亡。那幾個村子里邊的人的飲水是自來水,自來水水源地離他們村子非常遠,所以對飲用水沒有什么影響,工廠已經責令停工接受檢查整頓,管理規范。現在只能這樣說,它們肯定存在一些問題。
兩名懶惰的司機,長達數月螞蟻搬家似的隨意傾倒,讓5000噸的鉻渣成為環境安全的定時炸彈。珠江的源頭南盤江目前的水源質量如何?是否有權威的檢測結果發布?云南省環保廳廳長王建華昨晚接受《新聞縱橫》專訪時強調,1到6月份南盤江的水質沒有問題。
王建華:很快召開新聞發布會或新聞通氣會,但作為環保廳,我們在1到6月份的南盤江的出井斷面的監測數據,我們沒有水質標準以及沒有發現六價鉻,這個我們是負責任的。
陸良縣位于鉻渣傾倒地的下游,同時也是鉻渣的生產者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的所在地。為了求證目前陸良縣流域的南盤江水質是否一切正常,昨晚《新聞縱橫》聯系到陸良縣環保局的黃局長,他表示8月份最新的檢測結果沒有發現異常。
黃局長:我們每個月都對南盤江水質在三個斷面都采樣做常規的監測,但是最近這段時間沒有發現有明顯的水質變化,這是每月月初在5號以前采樣,然后每月都有監測報告。我今天了解,8月份,在陸良這段南盤江監測沒有鉻超標現象,但7月份數據我不掌握,如果出現超標我們都會有報告。
現在南盤江水質的檢測結果正常,是否能夠證明兩個月前,當地環保部門對受鉻渣污染地區采用的清理土壤和降解污水的做法,已經根除了鉻污染的隱患呢?昨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李麗,接受《新聞縱橫》實習編輯王一棚專訪時這樣表示。
李麗:看重金屬的危險廢物應急處置我覺得第一步做的還是對的,但是水處理上技術相對比較簡單,而且也很容易用環境質量標準來評估。對于污染的土壤和受污染的井會比較麻煩,因為重金屬滲入和滲出多少是相對比較長過程,而且修復也不像水處理那么簡單,現在沒有環境質量標準,只能是用風險評估的方法來進行確認。目前第一步控制住較大風險,第二步應該對周邊場地、土壤、水塘地泥做長期監測。第一是住宅,第二是直接飲用水井,因為住宅這塊人們可能吸入一些粉塵、顆粒。受污染水這塊,進行風險評估,看有沒有影響,然后再確認挖到這么多的地泥、土壤夠不夠,是不是還要擴大挖的范圍。
昨晚10點30分,云南曲靖市政府新聞辦向《新聞縱橫》發來通報,其中提到:“這次因鉻渣非法傾倒導致的污染,共造成傾倒地附近農村77頭牲畜死亡,未對群眾飲用水安全造成影響,未造成人員傷亡。對于南盤江的水質情況,根據環保部門今年的監測,至今未發現六價鉻超標。”
此外,廣東省環保部門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稱:根據廣東省環保廳對目前珠江水質監測的結果來看并無異常,環保部門會密切監控水質變化,一旦發生異常會啟動緊急預案,并及時向外界通報。
如今,雖然兩名違規傾倒的司機已經被逮捕,雖然當地及時采取了應對措施,但整個事件似乎還難以畫上句號。在采訪過程中當地群眾反映:在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中還有堆積如山的鉻渣,而幾十米外就是珠江源頭南盤江。如果發生意外,是否有將是一個無法挽回的悲劇。
希望相關部門能就化工廠剩余鉻渣的處理問題,盡早給出一個完善徹底的解決辦法,中國之聲將密切關注。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線索爆料平臺 、新聞熱線4008000088,登錄平臺或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