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5000多噸工業廢料鉻渣非法傾倒導致污染”持續引發關注。8月14日,記者來到云南省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對“鉻渣污染事件”進行了采訪時,獲得了另一個消息:在該化工廠后門一個露天鉻渣堆放處堆放有28.84萬噸鉻渣,這個堆放處距南盤江只有一條土路之隔。而如此龐大數量的鉻渣堆,不論是搬運或者是處理都將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記者趕到現場時看到,露天堆放點堆放著兩座山高的鉻渣,其中一座鉻渣山已被挖開,一群工人正忙著蓋石棉瓦房,人工給鉻渣山制作雨衣。旁邊的一座鉻渣山則依然保留原狀,鉻渣堆上覆蓋有一層厚厚的紅土,并種有不少桉樹。
云南省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左國榮告訴記者,這個露天堆放點堆放的鉻渣共有28.84萬噸,是前任經營者在1989年至2003年間累積遺留下的。以前的處理方式主要是在底下鋪好防滲層,再在鉻渣堆上蓋上一層土。現在他們正在對堆放點進行攔護墻加高工程和防雨工程。
針對此事,云南省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湯總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鉻渣含有氧化鎂等成分,可代替石粉作為燒結礦輔料,從他接手化工廠以來所產生的鉻渣都被優化處理,循環利用。他們公司計劃在三年內處理完這些歷史遺留的鉻渣。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15日通報,近期對南盤江下游廣西境內珠江水系河流所做的監測顯示,目前廣西水質未受“云南鉻渣事件”影響。自治區環保廳巡視員馮振年介紹,“云南鉻渣事件”發生后,自治區環保廳立即組織力量進行調查核實,珠江水系廣西境內河流的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和今年1~7月份監測點均未檢出六價鉻(小于0.004mg/L),水質均達到Ⅲ類水質標準。環保部門8月14日對有關斷面的水質監測顯示,監測點均未檢出六價鉻,各項指標符合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據新華社
■現場
堆過廢渣的地方寸草不生
早在8月10日,《云南信息報》記者馮蔚等人就前往鉻渣的傾倒地曲靖麒麟區越州鎮進行了調查采訪。14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描述了當天在現場看到的情況。
“我們在當地村干部帶領下走上一條山路,發現路兩邊土壤顏色很詭異 ,有白色、黃色、紫色,明顯不是當地土壤顏色,地上還有一些小顆粒,非常小像石子一樣。當地村民說這就是鉻渣,但肉眼分辨不出。”馮蔚說,在靠近這些堆廢渣的地方有一些松樹,都已經死了,堆過廢渣的地方寸草不生,滿目瘡痍。可能是司機這倒一點那倒一點,最大的一塊是半個籃球場那么大,而一路上到處都是。當地村民說,當時把這些廢渣清走的時候,連同廢渣下面半米多的土都挖了,但是就算挖了土以后,現在還是留下了一些白的、黃的、紫的詭異色彩。據《京華時報》